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安顺日报

小小蔬菜苗育出“致富经”

日期:08-28
字号:
版面:第04版: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本报记者 吴学思

处暑时节,走进西秀区大西桥镇蔬菜产业园,成片铺展的大葱、山药、辣椒等蔬菜长势喜人。在园区河桥村、狗场屯村两处温室大棚内,技术人员正在给嫩绿的菜苗浇水,管护工人忙着开展间苗工作,以保证幼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营养面积。

“这些大棚是镇里引进的贵州良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蔬菜育苗基地,专门选育优质蔬菜苗,销售给菜农种植。现在,园区已有3家这样大型的蔬菜育苗企业,这解决了园区蔬菜苗供应问题。”大西桥镇农服中心负责人吴林富介绍道。

吴林富说,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蔬菜产业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而提供蔬菜育苗、供苗服务,就成了该产业园蔬菜全产业链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企业利用技术、设施等培育蔬菜苗,菜农选购健康、强壮的蔬菜苗移栽,既节约了育苗时间,也避免了育苗风险,在蔬菜产业链上实现了分工合作、优势互补。”

“我们公司两处大棚占地面积21亩,目前培育了适合这个季节栽种的蔬菜苗10多种,包括麻叶菜、西兰花、甘蓝、莴笋等。”贵州良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蒋学辉说。

2023年,从事种子、农药、肥料销售的蒋学辉受邀进驻大西桥镇蔬菜产业园,加入蔬菜育苗行业。现在,其公司育苗基地每年培育蔬菜苗达5000万株,销售范围以西秀区、平坝区为主,覆盖贵阳、黔南、毕节、铜仁等地。

在大棚里,关岭引农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郑朝学细心察看后,选定了苗床上的莲花菜苗,并请工人将要种60亩地的12万株苗装箱打包。 “这几年我都是在这里采购蔬菜苗,每年我要种上百亩蔬菜,销售收入上百万元。”郑朝学说,蔬菜种植涉及时间长,且工序繁琐,前期育苗关系到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所以买现成的苗,省时、省心、省力。

该园区位于狗场屯村的白泥致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蔬菜育苗基地,亦是一番忙碌景象,前来选苗、运苗的人一波接一波,合作社负责人潘胜高忙着接待客户,为大家挑选蔬菜壮苗。

2020年起,看到园区蔬菜苗需求量不断增加,蔬菜种植能手潘胜高把精力转到蔬菜育苗上来,专门给菜农提供蔬菜集中育苗、供苗和种植技术指导服务,并通过“订单种植”带动农户发展蔬菜产业。

“合作社有50多个大棚,一年四季都在育苗。今年以来,已优选培育了辣椒、大葱、茄子、西红柿等10多种蔬菜苗。”潘胜高说,目前,合作社的蔬菜苗除供应西秀区、平坝区农户外,还销往凯里市、长顺县等地,辐射带动市内外千余户菜农种植蔬菜上万亩。

大西桥镇蔬菜产业园属西秀区现代高效蔬菜产业示范园区核心地带,近3万亩坝区土地集中连片、土壤深厚肥沃,非常适合种植各类蔬菜。

“现在,全镇蔬菜产业形成了育苗、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的产业链,企业、合作社、种植户协同发力,确保了蔬菜种得出、卖得掉、能挣钱,还带动当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务工增收。”吴林富告诉记者,大西桥镇已培育引进蔬菜合作社和企业10余家,出现蔬菜种植大户百余户。今年截至目前,全镇累计完成蔬菜种植约3.3万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