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安顺日报

辣椒红了 日子火了

日期:08-27
字号:
版面:第05版: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烘干机器24小时不停歇作业

□本报记者 李磊 文/图

今年,西秀区杨武乡辣椒种植面积达4000余亩,亩产量约2500斤,预计总产量达5000余吨,该乡党委、政府采取“政府主导+支部引导+党员带头+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投入270万元建成农特产品烘干厂,为辣椒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日,记者走进杨武乡新建成的农特产品烘干厂,浓郁的椒香扑面而来。厂区内,工人们正熟练地将从周边农户手中收购的鲜辣椒运送上烘干机,经过烘干处理后,又将色泽鲜亮的干辣椒装袋打包入库,分拣、烘干、打包等环节有条不紊,现场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

“现在正是辣椒采摘上市的高峰期,杨武乡及周边200余户农户每天都会把自家种植的辣椒送到厂里来。”烘干厂负责人刘松介绍,为了保障高效运转,烘干厂不仅聘请了10余名当地群众进厂务工,烘干机器也24小时作业。目前,厂里每天能加工鲜辣椒35吨左右,日产干辣椒10吨左右。今年干辣椒市场价格不错,大家干事的劲头都特别足。

“往年家里种的辣椒,到了收获后期特别难卖,而且鲜椒放不了多久就会坏,很愁人。”杨武乡顺河村辣椒种植户伍新笑着对记者说,今年他家的鲜椒直接送到烘干厂卖,同时他还在厂里上班,每个月有4000多元的工资,非常不错。

据了解,在推进辣椒产业发展过程中,杨武乡不仅建立烘干厂以解决辣椒储存和初加工问题,还依托“政府主导+支部引导”的优势,积极引进收购商在烘干厂定点收购,打通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为农户提供从种植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解决了椒农的后顾之忧。

“老百姓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就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刘松表示,辣椒烘干厂的建成,不仅解决了每到辣椒收获季,群众担心销路、收益的难题,还通过辣椒深加工为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的就业岗位。下一步,烘干厂将逐步扩大加工规模,同时探索辣椒深加工新路径,开发更多辣椒制品,进一步提升辣椒产业附加值,点亮当地及周边农户的增收致富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