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如今,农庄里8000多羽土鸡供自家农家乐用,每天20多桌客人也让这里成了安顺农家乐人气榜第一,一年吃掉2万多羽鸡。
沿着村里的产业路前行,清风送来阵阵果香,刺梨农庄到了。
基地内,一颗颗金黄饱满的刺梨缀满枝头;农庄内,刺梨被做成刺梨干、榨成刺梨汁、泡成刺梨酒……
“这是咱村的‘黄金果’,营养价值特别高!客人来尝了都说好,很多人走的时候要带几箱,回头客能占一半。”郭乃飞种刺梨十多年,从最初只卖鲜果,到现在开发出刺梨干、刺梨酒、刺梨汁,去年光鲜果就卖了5万斤,加上加工品,总销售额达18万元。
山脚下的100多亩猕猴桃园同样硕果累累。记者到访时,种植大户潘发国正忙着施农家肥。
“这里是猕猴桃优生区,种出的果子甜度高、口感好,很受市场欢迎。”他种植猕猴桃10多年来,通过不断改进技术,扩大规模,年产值持续增长。
“猕猴桃是我们村最早种植的水果,它的成功,让其他想种水果的种植户看到了希望。”王刚说,现在村里形成了“桃+刺梨+猕猴桃”的立体种植格局。
一片片的果园,构成了青山村的生态产业带。“水果+农家乐”的融合发展模式,使全村水果产业年产值达上百万元,每年带动当地务工2000多人次。村民们都说,如今的好日子全靠这些“绿色银行”。
“我们牢牢守住绿水青山,有了今天的金山银山。”王刚表示,接下来青山村将依托生态水果优势,探索发展乡村旅游,完善民宿等配套设施,让游客慢下来、住下来,深度体验乡村之美,实现从“生态生金”到“生态兴村”的跨越,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