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陈彦屹) “新铺镇某公司对设备管理不善和跟踪不力,导致租金未按照协议足额收取,存在设备闲置、国有资金流失风险等问题。”针对“四新”“四化”专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关岭自治县纪委监委循线深挖背后的“责、风、腐”问题,追究了直接责任人及分管领导的责任。
工作中,关岭自治县纪委监委聚焦“四新”“四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惠企政策落实不到位、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延伸不足、旅游市场管理不规范、国有资产长期被民营企业侵占”等问题,采取“‘线上’数据比对+‘线下’实地核查”等方式,强化“四新”“四化”专项监督。线上,创新推广“数字+监督”方式,搭建监督信息平台整合各部门数据资源,通过数据分析比对精准发现问题线索;线下,统筹运用“室组地”协同联动机制,组织专项督查组开展实地核查,以项目建设、审计报告为案源切入口,对“四化”建设过程中项目审批、项目施工、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深入开展督查,循线深挖上级转来相关问题线索。据悉,今年以来,关岭自治县纪委监委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专项监督发现问题6个,形成问题线索6件,立案4件4人。
此外,还加强与财政、审计、统计等部门沟通协作,将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纳入巡察重点内容,用好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等工作机制。同时针对项目招投标、金融投资等涉及专业性较强的行业领域,组织协调专业力量联合开展监督检查,提高精准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下一步,关岭自治县纪委监委将探索实施“三早机制”赋能监督探头前移工作方式,借助“一案双查”机制以案挖案做到“早预警”;列席企业“三重一大”会议做到“早发现”;及时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处置”,以精准执纪执法推动“四新”促“四化”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