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安顺日报

公益电影点亮乡村“幸福夜”

日期:08-19
字号:
版面:第03版: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姚福进

夜幕降临,暑气渐消。紫云白石岩乡湾坪村的小广场人头攒动,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围聚在一起,等待电影开场。银幕上光影流转,现场的喧闹渐渐沉淀为专注,大家边看电影、边讨论,欢声笑语与剧情对白交织,织就了一幅热闹的乡村夜话图。

“以前晚上大伙儿各回各家,冷冷清清的,现在一放电影,大家聚到一块儿,说说笑笑的,邻里间的感情都热络了不少。这银幕一亮起来,不光照亮了场子,更把村寨的文化气儿也提起来了,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看完电影,村民韦小孟感慨地说。

这样的一幕,正在紫云自治县162个行政村的山间地头同步上演。

近年来,紫云秉持“文化惠民”理念,扎实推进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将红色教育、乡风文明、安全教育等主题巧妙融入光影叙事,让农村公益电影这块“小屏幕”真正成为传播文明、凝聚人心的“大舞台”。

今年上半年,近千场电影在紫云各个村寨播放,从《流浪地球》到《乡村里的振兴事》,从动画片《蛋宝大营救》到农技科教片,影片清单随群众需求动态更新。大营镇芭茅村村民岑世昌点赞道:“在村里看电影,真像回到了小时候,氛围好极了。老人们看电影,不光能解解闷、凑个热闹,还能从那些熟悉的老片子里找到回忆,日子都觉得更有滋味了;孩子们跟着大伙一起看电影,既能从里面学到知识、明白道理,还能在光影故事里感受外面的世界,可比闷头玩手机有意义多啦!”

更有意义的是,在紫云,公益电影早已超越“放一场电影”的简单形态,正以“公益电影+”的创新模式,成为文化振兴的“催化剂”。

在猫营镇长兴村的放映现场,电影开场前的“政策小课堂”成了新亮点,放映员化身宣讲员,用方言解读乡村振兴政策;猴场镇尅座村则将电影与农技培训结合,《果树病虫害防治》放完,技术员的现场答疑让村民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这种“银幕+”的融合,让文化服务从“单向输送”变为“双向互动”。县委宣传部收集的200多条群众建议里,既有“想看更多本土题材影片”的期待,也有“希望结合传统节日放映”的创意。如今,苗族“四月八”期间的民俗电影专场、暑假的“红色影片进校园”等活动,正是回应需求的生动实践。正如村民老杨所说:“电影不光带来乐子,还教会咱致富的法子、顾家的路子。”

银幕映村寨,光影助振兴。公益电影进乡村活动不仅是文化供给的延伸,更是紫云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生动实践。

“我们希望通过公益电影这一载体,让农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为乡村发展注入鲜活的文化动力。”紫云自治县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陈拯表示,将持续优化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服务,以光影为纽带,有效提升农民文明素养,激发乡村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