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安顺日报

山河颂

日期:08-15
字号:
版面:第07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小语

为了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

那支在长征路上经历了380余次战斗

攻占了700多座县城

牺牲了430多位营以上干部

平均年龄不到30岁

跨越了14个省,翻越了18座大山

跨过了24条大河

行程二万五千里的军队

那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

又一次,主动,积极

扛着五星红旗北上抗日

与国民政府军谈判,联合

一致对外

也许,这正是无需证言的证词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得民心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得民意

为什么中国军队能打胜仗

大东北的河流

松花江一直唱着歌

松花江是一条音符拉满的河流

谱写抗日战争取胜的无数赞歌

那条源于白头山天池的江

与源于小兴安岭的嫩江汇合

书写一座英雄的丰碑

英雄丰碑上写着无数抗战将士的血泪

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

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

武汉会战,?桂南会战,?长沙会战

缅北滇西战役,?湘西会战

……

直到敌人投降

直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一起胜利

松花江扛着抗战胜利的旗

行走2308公里

将消息告诉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流域

松花江致信乌江

讲述山岭重叠与原始森林的故事

告诉高原人民

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

华南游击队等等

都是英雄的军队

都有一颗民族大义的胸襟

松花江说

东北的冬天更冷一些

与乌江夹带暖流的江面隔着千山万水

那些战斗的将士没有改变

只是他们头上的五角星

换成了八路军

换成了新四军

帽沿帽徽发生了变化

但心里的旗永远是红色的

是的,那十四年

松花江上只有战斗

日寇的罪行罄竹难书

乌江回信大东北

1931年9月20日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第三天

贵州人林青就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直到参与反对日寇侵略的上海工人总罢工

被英租界巡捕房逮捕入狱

乌江通报松花江

1933年4月,贵州籍党员王若飞

在狱中给傅作义写下长信

“坚决抗战,持久抗战、全民族抗战”

是那封长信的主线

我打开高原1936年的初春

红二、红六军团长征转战贵州

以中共毕节地下党组织掌握的武装力量为基础

组建“贵州抗日救国军”北上抗日

我打开图云关的历史

那峰峦起伏与浓荫满坡的树林里

那遍布隐藏的茅草房里

那些救护队,诊疗室,训练所

依然在撕心裂肺地回响

不忍目睹那生长罪恶的细菌还在生长

尽管只是一个3D场景

依然让我捶胸顿足

我不愿见到那生灵涂炭的昨天

不愿听见那个黑如墨的雷鸣闪电的数字

“中国军民伤亡总数在3500万以上”

我更不愿提起“南京大屠杀”

只在那重要的日子以中国公民的名义

去公祭那些死难者亲人

我要看清伟大人民在最黑暗时刻的脸庞

那是一致抗日

那是民族大义

那是中国人民的血脉相连

从远古的炎黄一直流到今天

河山作证。八十年过去了

我还闻到平型关的硝烟

我还看见岁月点燃台儿庄的炮火

我还见证狼牙山的壮烈

我呐喊,南京城《狂雪》的惨痛

我写八十年前的愤怒

我的笔尖是刀枪

直刺岁月的文本

我回不到自己的诗歌里

一直在嚎啕大哭

是的,山河是炎黄子孙的山河

山河不可破碎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那是最伟大的卫国战争

那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正义战争

那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的,祖国的河流汇入了长江黄河

齐奏《黄河大河唱》

是的,祖国的高山都雄壮如泰山黄山

迎太阳而起

多姿绽放

共唱《长江之歌》

我的祖国河山辽阔

960万平方公里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