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安顺日报

民宿升级焕新 让游客“来了不想走”

日期:08-13
字号:
版面:第03版: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李磊

炎炎夏日,西秀区大西桥镇九溪村的平均气温始终徘徊在21℃左右,穿村而过的九溪河碧波荡漾,连片荷塘摇曳生姿。凭借凉爽气候与田园风光的双重加持,来九溪村旅居避暑正成为省内外游客的新选择,“凉资源”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热引擎”。

走进九溪村,整洁的柏油路蜿蜒伸向村落深处,两侧是石瓦石墙的屯堡风格建筑,推开民宿的窗户,便能看见溪水潺潺绕过稻田,白鹭从成片的荷叶上掠过。

“在这里不用开空调,晚上还要盖薄被,清晨被鸟鸣唤醒时,空气里都是草木的清香。”来自重庆的游客王敏坐在茶意民宿的庭院里,手里摇着蒲扇,目光追随着溪水中嬉戏的孩童。这样的惬意场景,是九溪村夏日里最寻常的画面。

这份生态馈赠,正通过民宿产业转化为发展动能。在政府部门的统筹规划下,九溪村村民将闲置农房改造为兼具乡土韵味与现代舒适度的民宿,20余家各具特色的民宿如珍珠般散落在山水间。

茶意民宿的经营者彭小军深谙“环境即生产力”的道理,他将自家民宿与屋后的百亩茶山相连,游客既能在清晨踏着露水采茶,也能在傍晚坐在露台俯瞰“山月随人归”的景致。

“7月以来房间预定火爆,不少客人住了半个月还舍不得走,说这里的凉爽是‘带不走的奢侈品’。”彭小军笑着说,民宿的20多个房间入住率始终保持90%以上,老客带新客的比例超过六成。

九溪村民宿的魅力不仅在于自然资源优势,更在于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沉浸式体验。老兵客栈的经营者孙磊把闲置的农具改造成装饰品,在庭院里开辟出小菜园,客人们既能体验采摘新鲜蔬菜的乐趣,也能在民宿自己下厨,与家人共享山间美食。

“旅居期间,很多游客喜欢一日三餐自己动手,我们民宿就为这类客人提供了下厨的场所和餐具,全部免费使用”。孙磊说,这种“凉+趣”的组合,让客栈的回头客占比超八成。

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背后,是政府部门的精准施策。当地不仅投入资金整治九溪河沿岸环境、修缮古民居,还邀请专业团队为村民培训民宿运营、餐饮服务等技能。如今,村里的20余家民宿带动了80余名村民就业,今年7月以来全村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5%。

站在九溪河的石板桥上远眺,夕阳为荷塘镀上金边,民宿的灯光次第亮起。这个曾经藏在深山中的古村落,正以“凉资源”为笔,以民宿产业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描绘出生动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