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县依据自身产业基础、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突出比较优势,积极培育“三主三特”等特色产业,重点聚焦“一大一小”(肉牛、肉兔)“一果一叶”(金刺梨、茶叶)产业发展,以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全力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如今,全县肉牛、肉兔、金刺梨、茶叶、蔬菜等产业已颇具规模,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柱。
在普定县化处镇朵贝村,贵州哚贝古茶开发有限公司的1000余亩茶叶在雨后更显翠绿,与2000余株古树茶相映成趣。山脚下的茶厂内,生产线轰鸣,夏秋茶经过加工销往全国乃至海外。公司总经理代琼介绍:“凭借高山云雾的地理环境、生态有机的管理模式以及朵贝地方茶的品牌效应,我们已连续十多年获得‘欧盟有机认证’与‘国际有机认证’,每年能生产精品高端茶叶6吨,年产值达800万元。”依托这片茶山,该公司每年带动务工近2万人次,还积极探索茶旅融合路径,通过采茶、制茶、品茶、研学等活动,每年吸引游客超2000人次前来体验。
来到普定县众鑫润丰蜀黔兔业有限公司的现代化肉兔养殖基地,工人通过屏幕调控兔舍的温控与排风设备,开启水线与清粪系统,为肉兔营造舒适的生长环境。作为国内唯一的伊高乐种兔培育中心,该公司2024年引进1473只法国伊高乐种兔,填补了普定县肉兔产业种兔短板。截至目前,种兔已投产两批次,销售兔6000余只,商品兔17000多只,产值250余万元。养殖基地厂长叶志国表示:“目前,公司每年可产出祖代种兔18000只,生产商品兔30000只,产品销往四川、重庆、山东等地。”
而普定县的肉牛产业同样成绩斐然。通过推广“2215”“28安心养”等模式,众多农户纷纷参与到肉牛养殖中来。在化处镇沙包村肉牛养殖场,安顺康牛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普定县国有平台企业合作,以“2215”模式组建SPV项目公司,目前存栏肉牛400余头,预计今年出栏1500头左右,销售额可达1800万元。
普定县畜牧服务中心副主任方松介绍:“2025年,普定投入财政衔接资金2500万元,新增肉牛养殖5000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5500万元,培育肉牛家庭农场365家。同时,有5家大型秸秆收储企业,年收储量达3万吨,有效保障了肉牛产业前端饲草需求。”
如今,依托资源优势,普定县“一大一小”“一果一叶”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产业效益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升。2024年,普定县出栏肉牛1.88万头、出栏肉兔250万只;金刺梨产量350吨、全产业产值0.88亿元;茶叶产量1569吨、产值2.3亿元。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34亿元,增长3.6%,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新增家庭农场154家,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7.8%,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