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周圆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指出,“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
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落实好会议部署,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必须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各项改革落地见效,不断激活创新要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释放发展新活力。
激励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浩瀚宇宙,银河航天正以每3天一颗星的速度打造太空新基建。卫星从实验室走向社会民生,银河航天联合创始人高千峰认为,这得益于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公司与更多大学、科研院所建立起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改革越向纵深,创新越是澎湃。
此次会议提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当前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等还面临着不少困难,这就要求各方以改革的办法打通堵点、破解难题,促进劳动、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辛勇飞说。
创新需求在哪里,改革就要跟进到哪里。
政府部门每年发放5亿元“训力券”、1亿元“模型券”、5000万元“语料券”,设立100亿元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深圳推出超高“含金量”的系列政策,有力推动了具身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聚焦科研人员“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问题,科技部推动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科技成果评价等改革试点;
瞄准科技成果转化堵点,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转化、企业孵化、技术推广等重点领域进行全面部署;
针对部分中小企业“不敢买、用不起”现象,有关方面推进科技成果“先用后付”等模式改革……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说,发展新质生产力亟须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持续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推进经济、科技体制改革,方能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畅通循环,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6月28日,涵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5省份的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打破省级行政区划限制、实现多地电力资源统一优化,标志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无论是地方保护、市场分割,还是“内卷式”竞争,破题的关键,在于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思想认识之限、革利益格局之锢。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