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雪 文/图
清晨,记者来到位于安顺经开区学院路的花山绿道,不少市民在此惬意活动,或是漫步赏景,或是舒展锻炼……这条绿道如今已成为市民休闲生活的新选择。
据介绍,花山绿道总长约2.4公里,分两标段推进建设。一标段自黄果树大街铁路道口至学院路口,于2025年1月率先建成投用,截取了部分原162铁路,在保留铁路沿线的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融入了三线文化相关设计。铁轨上展现安顺航空发展历程的文字、复刻三线建设时期风格的复古火车站台以及三线文化景墙等,都承载着鲜活的城市记忆,让人在漫步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温度。
二标段从学院路口延伸至花山跳花坡,于今年7月初完成验收并投入使用,与一标段相连形成完整绿道。该标段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青春活力,沿线墙绘成为最大亮点:冒着热气的冲冲糕和香气四溢的牛肉粉;天龙屯堡的古朴、黄果树瀑布的磅礴、七星桥的秀美,尽显安顺山水人文之胜;还有《西游记》里的经典场景、《哪吒2》的酷炫画面等漫画元素,吸引着不少市民驻足观赏。
贵州安顺翌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海绵项目项目经理胡友亮介绍道:“一面墙绘聚焦屯堡面具,作为安顺特有的文化符号,它承载着屯堡数百年的历史记忆与民俗风情,那些独特的造型与纹样,尽显屯堡文化特有的民俗韵味;另一面以安顺标志性非遗——蜡染为主题,靛蓝色底色上的传统纹样,仿佛将这项传承千年的技艺画卷铺展在眼前,展现着其独特魅力。两面大墙绘顶部还安装了与之呼应的霓虹灯,夜晚亮起时,光影交织,与墙绘相互映衬,让安顺特色在夜色中更显迷人。”
在这些吸睛的墙绘之间,还贴心设置了乒乓球桌、休闲坐凳等运动设施,为被文化景致吸引而来的市民提供参与全民健身的休闲空间,进一步提升了绿道的吸引力。
“以前饭后散步只能在小区里转圈,现在这条绿道就是我们的‘宝藏之地’。”家住附近的市民马志敏阿姨说,“这儿沿途风景特别好,有不少能拍照打卡的地方。那个复古的火车站台就很有味道,每次我都会指着铁轨上的文字给孙子讲讲当年三线建设的故事,感觉特别有意义。还有那些色彩鲜亮的墙绘,孙子每次来都拉着我挨个看,拍很多照片。”
作为安顺市海绵城市建设重点示范项目之一,整条绿道贯穿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植草沟、雨水花园形成自然渗滤系统,溢流井与透水混凝土路面协同作用,还有下沉式绿地等海绵化设施,共同构建起一套科学高效的雨水管理系统。
“绿道两旁的植被,除了让雨水能顺畅渗透,同时还能起到美化环境、增强雨水吸纳与净化能力的作用。这些隐形的生态设施既解决了局部内涝问题,又与沿线景观融为一体,实现了功能性与观赏性的统一。”胡友亮说。
花山绿道将文化魅力与生态理念深度融合,既保护了城市肌理,又满足了市民多元需求,这条集历史回味、休闲体验、生态调节于一体的绿道,正在成为惠民利民的“幸福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