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安顺日报

红色文化铸魂育人 和谐社区更和谐

日期:07-29
字号:
版面:第05版:特别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在紫云自治县格凸河镇和谐社区,一幅以红色文化为魂、非遗传承为脉、民生实事为基的社区治理画卷正徐徐展开。这个承载着172户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新型社区,通过创新治理模式,让搬迁群众在新家园找到了归属感与幸福感。

红色文化注入治理活力。羊场红色文化公园成为社区治理的“精神引擎”。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园以“红军长征过紫云”为主线,通过“小小解说员”培训、红色文化宣传队表演等创新形式,让红色故事从书本走向生活。孩子们身着红军服饰讲解长征历史,文艺队用山歌演绎革命故事,既传承了红色基因,又为社区旅游注入文化内涵,让红色文化成为凝聚人心的“粘合剂”。

非遗工坊架起增收桥梁。“咔嗒咔嗒”的织布声在和谐社区“非遗工坊”里此起彼伏。苗族妇女们在这里纺线、蜡染、刺绣,将祖辈手艺转化为增收本领。社区整合资源建成的工坊,配备12台织布机、蜡染池及刺绣房,解决了搬迁后“有手艺无场地”的难题。“做得多赚得多”的灵活模式,让王细妹、罗果妹等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社区还邀请非遗传承人授课,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实现就业增收与技艺传承的双赢,让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幸福菜园种出民生温度。5000平方米的“幸福菜园”里,茄子紫、辣椒红、青菜绿,勾勒出搬迁群众的幸福底色。社区将建成的蔬菜园平均分配给172户居民,每户27.5平方米的菜园不仅丰富了“菜盘子”,更满足了乡亲们的“农耕梦”。通过“积分制管理+季度奖励”机制,搭配每年抽签轮换地块的公平办法,既激发了管护热情,又化解了资源分配矛盾。居民王珍妹说:“自己种的菜新鲜省钱,每月能省下不少开支。”这片菜园不仅产出蔬果,更种出了对新家园的归属感。

从红色文化铸魂到非遗技艺赋能,再到民生小事暖心,和谐社区以多元治理举措,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