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安顺日报

好山好水养好鱼

日期:07-25
字号:
版面:第04版: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冷水鱼养殖基地(资料图)

□本报记者 郭黎潇

炎炎夏日,走进镇宁自治县江龙镇木志河村冷水鱼养殖基地,周围山峦环绕,清澈的木志河水流入一个个鱼池,阳光洒落,水面泛起粼粼波光,池底清晰可见,成群的鱼儿正欢快地游动。

工人们身着防水服,在鱼池中合力拉起沉甸甸的渔网,一条条鲟鱼在网中翻滚跳跃,水花四溅。经过称重分拣,这些鲜活肥美的鲟鱼将被装入活水运输车,发往全国各地市场。“这批鲟鱼每条2斤左右,马上就要发往广州。”一名捕鱼工人擦着汗说道。

好山出好水,好水养好鱼。这个冷水鱼养殖基地占地面积35.8亩,66个鱼池依河而建,年产鲟鱼80万斤左右。

“木志河的水质好,温度适宜,年平均水温21℃,非常适合鲟鱼生长。我们每年投放40万尾小鱼苗,科学养殖12到18个月,长到差不多2斤就可以销售了。”贵州忠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谢振站在池子边介绍,凭借木志河优质的冷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这里养出的鲟鱼肉质好,很受市场欢迎,不愁销路。

“目前我们鲟鱼的主要市场为广州、南宁、六盘水、贵阳等地,还可以出口越南,但出口要求鱼的重量较大,通常需要养两三年。”谢振补充道。

稳定的销路为产业发展注入信心,去年该养殖基地收益达300万元,今年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鲟鱼价格为每斤10元左右,年收益预计也能达到160万元。

此外,自该养殖基地2021年投产,2022年开始销售后,每年都在为当地带来稳定收益。

“基地总投资1400万元,产生的收益按照固定分红覆盖周边三个村的农户。土地流转租金共110万元,一次性支付给农户。”谢振介绍,基地共有11名本地固定员工,负责投喂、监测水质等日常管理,月平均工资5500元。

“我们将持续改进养殖技术,扩大鱼类养殖品种,提高经济效益,使更多村民受益。”谢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