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安顺日报

山泉水变“致富水”

日期:07-25
字号:
版面:第04版: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李伟

近年来,西秀区东关街道罗仙村立足本地丰沛优质的生态水资源,村两委积极谋划,主动作为,通过引进企业、争取项目资金、优化服务,走出了一条以水兴业、富民强村的特色发展路径。

罗仙村四面环山,一口海拔超千米的古井里,清冽的山泉从岩层深处汩汩涌出,清可见底、入口甘甜,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矿物质。多年来,这一纯净的天然水源默默滋养着村落,却也仅止于此。直到2022年4月,村集体与企业合力创建了罗仙古井山泉水水厂,将大自然的慷慨馈赠转化为村民手中的真金白银。

走进罗仙古井山泉水水厂,清晨的车间已是一派繁忙景象。生产线轰鸣不息,刚刚灌装好的桶装水在工人熟练地操作下,被迅速装车,送往各家各户。

消毒、罐装、灯检、套标、打码、质检……每一滴流入市场的“罗仙古井山泉”,都经历了严苛的工序。“每一瓶水都带着罗仙村的名声,一丝也马虎不得。”该村党支部书记伍平介绍,建厂伊始,桶装水是叩开市场的第一步,卓越的水质赢得了周边消费者的青睐,其后村里积极争取,得到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10万元,2023年8月,崭新的瓶装水生产线正式投产。

如今,水厂每日可稳定产出1500至2000桶桶装水,瓶装水生产线每小时生产6000余瓶。清泉从深谷流出,沿着蜿蜒的公路,一路流向黔西南、遵义、广州等省内外市场。

“目前每日预定订单在2500至3000桶,供不应求,急需扩大产能。”伍平介绍,他们计划扩建水厂,增加生产线,提高产能,让更多优质罗仙古井山泉水“流”进千家万户。

汩汩清泉不仅化为畅销商品,更成为撬动村庄共富的支点。水厂车间里,20多位村民变身产业工人。韦兴兰便是其中一员:“以前在外打工总惦记家里老小,现在厂子就在家门口,每个月有4000多元的工资,照顾家也方便!”

更令人欣喜的是,“村集体+企业”的创新运营模式,让活水惠及面不断拓宽。村集体以资源入股,企业则负责市场运营与品牌建设,共同守护这口“致富泉”。每年村集体获得的利润分红中,有14户脱贫户每户固定拿到1000元分红,成为防止返贫的温暖保障。

如今,罗仙村的古井山泉不断叮咚流淌,与村民的笑语、工厂的鸣响交织成乡村振兴的动人旋律。伍平说:“我们要把‘水产业’这篇大文章做深做实,让更多乡亲不用远行,在家门口就能端起‘生态碗’,吃上‘致富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