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多彩暑期生活
日期:07-25
□本报记者 桂传念
丰富多样的课程、精彩纷呈的活动、寓教于乐的氛围……这个暑假,由平坝区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牵头,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化身“暑假成长营”,通过“解民忧+促成长”双轨模式,打造既能“充电”提升知识技能,又能“玩乐”放松身心的暑期乐园。
7月23日晚上7时,白云镇车头村的孩子们早早地就来到实践站,有序签到、领取课本,这间不大的教室里,熙熙攘攘坐满了30多个孩子,大家边写边念,清脆的读书声回响在教室里。
今年刚考上贵州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刘雨乐是孩子们喜爱的“小刘老师”。作为从车头村走出去的优秀学子,为给孩子们上好每一堂课,刘雨乐与同是志愿者的母亲一起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除了教孩子们写作业,课堂上还会给他们讲述红色故事、民族文化等,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刘雨乐说道。
“早在4月份,我们就以车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名义,联合黎阳学校、白云中心校及学生家长,招募了5名教师及3名在校大学生志愿者,组织村里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参加晚间的学习活动。”车头村党支部书记刘上政介绍,从刚开始的4、5个孩子,后来在大家口口相传下,现在已经有50多个孩子参与村里的“晚间课堂”。
除了车头村,今年暑假,平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组织各所、站开展“趣享暑假·筑梦未来”主题公益班,推出覆盖全区的特色课程矩阵:杨柳湾社区除了作业辅导、阅读辅导外,还增设了手工、科学小实验等,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探索科学的奥秘;塔南社区和永福社区增设了社会实践等内容,引导孩子们走出课堂,了解社会;自强社区增加了心理辅导课程,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欣新社区则是增加了手工编织、启蒙乒乓等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运动兴趣。
“我们不是简单地把孩子‘看起来’,而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平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杨欢介绍。据统计,全区暑期公益课程涵盖作业辅导、创意手工、科学实验等10大类32个小项,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未成年人超过2000人次。
在平坝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张莹看来,这种模式实现了多方共赢:“大学生志愿者得到了实践机会,孩子获得了优质陪伴,家长减轻了经济负担和安全担忧,真正把好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