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长假的旅游热潮里,酒店预订的“价格迷局”让不少人闹了心。消费者盯着平台看,房价忽高忽低像“过山车”,满心疑惑却找不出缘由;中小酒店商家更委屈,自家房价被“莫名调整”,想改回去却没权限,只能眼睁睁看着定价权旁落。这诡异波动的背后,本应是优化供需工具的算法,却逐渐沦为平台掌控定价、收割利益的利器。
算法不是法外之地,平台更不能把技术中立当“挡箭牌”。要治住这只“任性改价手”,首先得让算法透明化。监管部门应要求平台公开“调价助手”的底层逻辑,让算法不再是“黑箱”;其次要给商家话语权,明确平台不能强制商家使用算法定价,更不能剥夺商家的自主调价权,保障中小商家的经营自主权;最后要给消费者知情权,要求平台标注价格变动原因,禁止大数据杀熟、虚假定价,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旅游市场的繁荣,靠的是消费者信任和商家活力共同支撑。当价格变得透明、商家拥有自主权、消费者能够放心,旅游市场才能真正焕发生机。别让算法“改价手”,毁了旅游出行的好心情。这不仅是对平台回归服务本质的要求,更是对旅游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