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福建日报

钻“窄门”,走远路

日期:10-02
字号:
版面:08 深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李珂

在福建的科创版图上,帅李和陈惠鹏的故事,是关乎科研本质的思考——真正的创新之路从来不是坦途,而是锚定“真问题”的孤勇跋涉,是在“无人区”劈开“窄门”的执着,而这份执着的落地,离不开福建科创生态的有力托举。

这“窄门”,是跳出固有思维,对“废料”价值的重构。帅李以“温和提取”技术激活木质素活性,破解甲醛胶黏剂困局,让秸秆变环保材料,成果登上《Nature》,获国际发明展金牌。

这“窄门”更是打破“路径依赖”的技术革新。陈惠鹏从大脑获灵感,研发“神经形态显示”技术,让24寸显示器功耗降42.9%,助力中国抢占智能显示领域核心话语权。

两位学者的突破,背后是福建全方位的科创支撑体系。一方面,福建强化有组织的基础研究,优化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结构,既整合设立青年科学基金为青年科研者铺路,又增设企业自然科学联合基金打通产学研链路。2025年新增国家青年科学基金A类项目9项、B类项目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190项,资助经费达5.78亿元,两项指标同比增幅均超20%,其中立项数实现“4年连增连创新高”。另一方面聚焦高层次人才驱动,不仅加大人才培育引进力度,更有针对性设立省级青年科技人才育成项目等,为科研者打造从成长到突破的全周期支持平台。

“回国后有国家项目支持、大团队协作,才让想法变成现实。”帅李放弃海外教职扎根福建,陈惠鹏辞掉海外工作返乡攻关,正是这片沃土让他们心无旁骛钻“窄门”。他们的实践更证明,科研的价值不在论文的影响因子里,而在秸秆变黄金的转化中,在显示器节约的功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