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福建日报

系统构建推进“人工智能+”路径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09 理论周刊·求是       上一篇    下一篇

“人工智能+”涉及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到多样化场景应用的长链条与复杂生态系统。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必须综合施策,系统构建推进路径。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技术体系。要在关键软件方面组织研发攻关,集中力量加快实现关键软硬件的国产替代。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智能算力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筑牢自主可控底座。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学技术,鼓励和支持开源软硬件系统、中间件等底层技术与人工智能通用操作系统开发,研究建立一批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中心,加强科研和行业开放数据平台、模型训练平台建设,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引领的科研范式变革。

完善“人工智能+”的系统设计,科学谋划重大应用场景开放。需以人工智能的创造性应用为导向,加强对“人工智能+”场景创新的统筹谋划,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规划开放一批显示度高且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典型应用场景。可更好发挥重大场景开放引导和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场景创新,提升智能技术供给和场景应用需求互为促进的创新能力。以场景应用为纽带,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推动人工智能研发企业与政府部门、产业界和科技界深化合作,构建协同合作的开放人工智能场景创新生态。

加快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重点支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产品运维、仓储物流和安全生产等生产全流程的智能化改造,探索“大模型+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协同应用;支持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接入智能家居和智能穿戴等新产品,培育智能消费。聚焦新型智能交通和物流,有序推进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飞机和低空交通工具试点。打造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产业集群,培育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智能经济新范式。

构建高效数据流通体系,加快构建互联互通、高效便捷、包容普惠的智能基础设施体系。建立数据分类分级利用制度,加大政务和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力度,完善数据流通监管,鼓励商业数据信托发展、数字资产登记、数据产品开发,多渠道促进数据流通利用。加快建设多层次数据空间,统筹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地区整合,建设数据要素统一大市场。布局实施主要城市和国家算力枢纽节点间超大规模宽带互联工程,加快推动基础通信网络向“云边端一体化”的智能算力网络转变。

健全多层次人才培育体系,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深化高校学科建设综合改革,加快推进高校学科专业布局调整,推动设立更多“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加强人工智能专业教育和研究开发人才培养。重点面向传统行业和中小企业,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工人培训,加强人工智能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面向全社会,尤其是重点地区重点群体,加强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的普及教育。

(摘自《经济日报》2025年9月23日发表、彭绪庶撰写的《“人工智能+”的战略意义与推进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