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福建日报

以适老化体育服务赋能农村老年人美好生活

日期:09-27
字号:
版面:07 理论周刊·求是       上一篇    下一篇

□姚其煌 李小兰

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广大农民生活水平持续向好的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品质型升级,向往更高质量长寿与更高层次福祉的美好生活。以休闲娱乐为主要特征的老年体育,除有助于改善老年人身体机能、提升疾病预防能力外,还有助于弱化老年人自我老化感和抑郁程度,并可拓展生活与社交空间、缓解社会失能焦虑。

体育服务“适老化”是指针对老年人身体特点和健身需求,从健身指导、场地设施、赛事活动等方面构建的专业化体育服务体系。发展适老化体育服务既是满足农村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乡村健康老龄化的必然选择。对农村老年人群体来说,不仅要解决“去哪健身”的问题,更要唤醒他们“主动健身”的意识。受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普遍不高、日常生活环境相对闭塞等因素影响,农村老年人健康素养整体上仍然较低,主动健康意识比较薄弱。因此,应从农村老年人的体育锻炼认知与行动现状、实际体育锻炼需求等出发,通过一系列的适老化体育服务,积极建构适宜环境、营造积极氛围,促使体育锻炼紧密融入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时空,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推动健康观念转型升级,主动赋能美好生活。当务之急,应引导农村老年人树立“多锻炼少生病”“防未病保健康”的主动健康观,提高他们对体育在促进身心健康、赋能美好生活方面的价值认识,进而主动学习体育锻炼的科学知识与技能,提升健康素养水平。“县(区)—乡(镇)—村(社区)”三级老龄和体育部门应多组织主动健康和老年体育相关的理论和知识宣讲,充分运用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等宣传策略,采用常规宣传、专业培训、沉浸体验、场景教学、平台参与等多元化方式,努力推动主动健康观念深植农村、深入人心,引导农村老年人主动将体育锻炼作为晚年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强化农村社区载体功能,常态赋能美好生活。在新型城镇化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家庭空巢率日益攀升,农村老年人难以依仗家庭开展规律性体育锻炼,因此由一个个小家庭汇聚而成的农村社区“大家庭”应主动将在村老年人组织起来,常态化开展体育活动,引导和帮助他们选择健康生活方式。一方面,丰富老年体育活动场景。除筹建可提供“一站式”运动康养服务的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外,农村社区还可通过对既有广场、闲置校舍、边角地等进行体育适老化改造,在长者食堂、养老服务站等场所嵌入老年体育设施,在老年人家中置放安全易操作的康养设备等,丰富农村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场所、设施和项目选择,将体育锻炼切切实实地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增强老年体育活动黏性。农村社区可根据不同身心状况老年人的体育锻炼需求,有针对性地推荐适宜的有氧运动、抗阻训练、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等运动项目;注重体育活动的创新性与趣味性,切实提升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快乐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体育活动的组织性和计划性,通过定制个性化锻炼方案、开展体育锻炼评比、定期组织集体赛事等方式,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使体育锻炼成为他们美好生活的重要依托。

聚焦适老护老助老重点,安全赋能美好生活。农村老年体育常态赋能美好生活必须建立在安全基础之上。科学评估农村老年人身体状况、提供针对性专业指导、推广适宜运动项目等,可以帮助农村老年人科学开展体育锻炼、避免运动损伤,实现安全有效改善身心健康状况的目的。首先,引入医学和体育专业力量对农村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体育能力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择选适宜运动项目、锻炼强度等的重要依据。其次,实施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退休体育教师或运动员等下沉乡村的“银龄教练计划”、老年体育服务专业或方向的大学生返乡服务计划等,不断充实农村老年体育的专业指导力量,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指导。最后,推广风险低易操作、无需专门锻炼时间和设施、与日常生活融合十分密切的适老性“运动零食”,如5分钟原地踏步、1分钟上下楼梯等小微运动,既可以帮助农村老年人克服畏难心理,也能够提升他们的体育锻炼依从性,从而持续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提升健康水平。

融入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温情赋能美好生活。除了当下时兴的广场舞,与农耕元素紧密结合的运动项目更接地气、更聚人气。农村老年体育应立足“三农”场域,以倡导应时、取宜、守则与和谐价值的农耕文化为纽带,积极融入不同地域、民族和文化背景下的多元化“农”元素,因地制宜发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项目。农村社区还可以结合特定农时农事或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别开生面的农趣运动会,设置集适老性、协作性、娱乐性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并通过实施以家庭为参赛单位的赛制,为农村家庭提供交流、互动与合作的平台,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美好生活获得感和幸福感。

依托适老化体育数智技术,高效赋能美好生活。在农村适老化体育资源相对不足的背景下,迫切需要突破时空限制,依托数智技术积极创设农村数字体育空间,将更大范围内的适老化体育资源引至农村,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首先,推进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农村老年体育基础设施的专业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为城乡老年体育资源和信息共享提供支撑。其次,开发操作简易、方言交互、低文化门槛的农村适老化体育数智产品,比如适配老年智能手机的倡导体育锻炼与主动健康的APP,满足农村老年人主动学习体育和健康知识的需求。再次,以公益为切入点推广远程线上老年体育活动或赛事,为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提供足不出户的专业平台和指导。最后,推动县域或镇域内的适老化体育场馆资源依托大数据智慧共享平台下沉农村,通过个人预约前往、集体预约组织和送体育入村等方式,定期安排专门的体育场地或组织专项体育活动,为区域内农村老年人免费或低收费提供菜单定制式体育服务,满足他们多元化、个性化的体育锻炼需求。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理工大学。本文为福建省社科基金“‘中国之治’视域下乡村老年体育治理现代化研究”(项目编号:FJ2023MGCA03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