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有些书是因为作者自己需要读它才被写出来的吗?《了不起的创作者》正是这样一本书。该书的作者是来自美国的奥斯丁·克莱恩,这位擅长“用画笔写作”的畅销书作者在书中就指出:“我写这本书,是因为我自己需要读它。”
正如作者所言,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有助于他本人保持创作状态的10件事。长期坚持创作的人都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那就是创作并不会随着创作时长的增加而变得更加容易。所以这本书与其说是带你开始,不如说是陪你坚持——它是陪伴广大内容创作者熬过创作瓶颈期的一份“动作”清单,当然也值得“任何想要过上有意义、有趣生活的人”反复实践。
《了不起的创作者》延续了作者前两部经典作品《秀出你的工作》《创意从哪里来》中译本的“小书”设计风格,便于携带,特别适配通勤与碎片化阅读场景。不仅如此,书中的插图给阅读增添了不少乐趣,同时也让翻书这一动作变得更加轻盈,比如,当作者提出“真正的工作是‘玩儿’”这一观点时,文中就插入了几张率性而为的手绘涂鸦,游戏的氛围感瞬间在书页间扩散开来,抽象的观点也得以具象化。难怪有读者评价:“这是一本阅读门槛不高的小书,翻几下就读完了!”
还有从事创意工作的读者将其列入“枕边书”清单。一本“口袋书”如何成为“枕边书”?除趣味性之外,它还要具备实用性——这也正是《了不起的创作者》的另一个特色。在社交媒体时代,几乎每个人都是内容创作者,该书的实用性不只是创意工作者才能感受得到,恰如某位读者所言,“这不是一本读完了就可以丢到一旁的书,我要时不时把它拿来翻一翻,提醒自己继续前进”。
《了不起的创作者》反复告诉你一个事实:创作永远不会变得更容易。作者写道:“无论你是刚刚起步、感到倦怠、重新开始,还是已经功成名就,问题始终如一:如何保持创作状态?”这句话戳中了多少创作者的心窝?开篇即引发共鸣。接着,全书就围绕“如何保持创作状态”这一问题列出了10个提示语,包括“忘记名词,专注动词”“把作品当作礼物”“允许自己改变想法”“卡住的时候,整理一下”等。这些提示语或许能让你感到无比振奋,原因在于每个提示语的背后都是“干货满满”的实操教程。比如,在“卡住的时候,整理一下”这一提示语的背后,作者罗列了整理杂物的妙招及其妙处,并特别强调大脑里的杂物要靠睡眠来整理,“小睡片刻是许多艺术家的秘密武器”。
把《了不起的创作者》凝练成一句话,也许正是:在“幸福之域”种一朵花,就是了不起的一件事。
“幸福之域”这一概念出自一本名叫《神话的力量》的书,它既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地方,又可以是一天中的某段时间,当然,条件允许的话,它也可以是特别空间和特别时间的结合。《了不起的创作者》指出,在“幸福之域”里,你可以享受与自我重连的过程——这意味着你随时可以开始你的创作。然而,最难的从来都不是迈出第一步,而是选择继续前进。创造力如同一朵花,也有自己的季节。保持创作状态的过程,好比你在“幸福之域”种一朵花。在创作淡季,你要学会耐心等待,同时,还要保持日常惯例。几乎所有创作者都面临着相同的窘境:要养成怎样的作息习惯,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创造力和生产力?尤其是在未被看见、未被肯定时,如何才能让自己继续前行?该书借《创作者的一天世界》中的例子强调了建立日常惯例的必要性。《创作者的一天世界》记录了包括诗人、画家、哲学家、数学家、发明家等在内的161位天才创作者的作息方式。虽然在极其自律的创作者身边,同样也存在患有重度拖延症的创作者,但大多数人都介于两种极端之间。你当然可以像威廉·詹姆斯那样作息不定、虚掷光阴,在写作计划进行时为失眠所苦;你也可以善用时间,像村上春树那般,拥有规律的作息,既保证身心健康,又保证产出稳定。无论你的日常惯例如何,你只要让自己继续前进就行。
《引爆自律力》的作者也反复推荐这本书,他给出的理由是“《了不起的创作者》就是每一位创作者的能量补给站”。其实,只要你的心中还有一份热爱,这本小书就是你的“能量补给站”,当你开始怀疑、想要放弃时,它会温柔提醒你:守住热爱,继续前行,静待花开,这本身就十分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