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罗永浩与连锁餐饮集团西贝之间爆发的关于预制菜的讨论受到广泛关注。
此事触动了当下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敏感神经。在生产、运输、保存、烹饪过程符合食品安全相关标准的前提下,预制菜能够满足人体对于热量和营养的需求,而且能够提高餐饮企业的运行效率,更好地满足高性价比的消费需求。目前围绕预制菜的争议,主要源于消费者对公平交易和知情权的担忧。非门店现做的菜品供应链长,环节多,让“黑箱操作”有了生存空间,失去了传统厨房明火现炒所带来的安全感。更有部分商家打着“锅气”的幌子,按现炒现做的标准定价,实际上却以预制代替现做。与其说消费者抵触预制菜,不如说是厌恶这种隐瞒和欺诈行为。
民以食为天。餐饮业发展,要追求高效便捷,更要让公众吃得安心、吃得明白。通过制定更加详细的国家标准规范预制菜的生产、运输等环节,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生产许可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保证预制菜的质量;通过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如此,方能建立起消费者与预制菜之间的信任纽带,促进预制菜更好地辅助餐饮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