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福建日报

以色列炮火指向调停者:中东局势的危险拐点?

日期:09-12
字号:
版面:12 周观天下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汤海波

9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一架直升机在事发现场上空盘旋。

9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一辆急救车到达事发现场附近。

9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安全人员在事发现场附近执勤。

这张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发布的照片显示,9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中)、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左一)等在一处辛贝特指挥中心内交流。

9日,一名男孩在加沙城手持以军投放的撤离通知传单。

6日,巴勒斯坦人携带家当从加沙地带北部撤离,驶向南部。

7日,在以色列与加沙边境地区拍摄的以军车辆和人员。

8日,加沙城一座高层建筑遭以色列军队空袭后升起浓烟,民众纷纷躲避。
本版图片均据新华社电

当地时间9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北部的卡塔拉地区发生爆炸事件。以色列方面随后证实,其对在多哈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层成员发动“精准打击”。

这是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近两年来,以色列首次将打击范围延伸至美国盟友卡塔尔。此举迅速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这次袭击将如何加剧加沙和平进程的阻力?未来中东局势又将展现出怎样的变化?

“无意和谈”信号

据多家媒体报道,当日袭击发生时,哈马斯谈判代表团正在卡塔尔讨论一份由美国提出的最新加沙停火方案。

近年来,卡塔尔在调解巴以冲突等行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巴以双方就释放被扣押人员、结束冲突等问题进行间接谈判的主要斡旋方。常言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以色列打击在卡塔尔的哈马斯目标显然破坏了不成文的规矩。而且袭击发生在斡旋方、设有美军基地的卡塔尔领土上,更加“不讲武德”,开创了恶劣先例。

这也释放出以色列方面“无意和谈”的信号。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牛新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国际组织要求以色列立即达成停火协议,以色列国内民调显示80%的民众也要求停火,但以色列政府内部极右翼和右翼势力反对停火,要求扩大战争。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袭击了愿意停火谈判的哈马斯领导人,显然是要破坏谈判。以色列区域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主管罗埃·基布里克认为,以方不在意停火谈判,只信奉“实力”,依赖武力和单边行动实现目标。

为何一意孤行

此次袭击令以色列的国际支持度再下新台阶,这种情况以方未必不曾意料,但为何一意孤行?

以色列国防军9日通过社交媒体向加沙地带北部加沙城所有巴勒斯坦居民发出撤离通知。当地媒体说,这是以军发动大规模地面进攻前,首次发出“全城撤离令”。加沙局势骤然紧张,饱受战乱之苦的民众再次面临重大安全威胁,新一轮人道主义危机迫在眉睫。面对国内外的谴责与反对声音,此时以色列突然袭击在卡塔尔的哈马斯高层人员,或有转移外界注意力、配合加沙军事行动的目的。

此外,近期西方世界围绕巴以问题的政策分歧凸显,出现承认巴勒斯坦的热潮。国际社会要求停火止战、回归“两国方案”的声音进一步加强。有分析认为,以色列希望以新的实际行动进行强硬回应,并进一步制造既成事实,彻底打碎各方推动“两国方案”的可能性。讽刺的是,这种依赖军事手段的方法,或许只会增加仇恨,无法有效化解危机,也无法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安全。

美国的尴尬

地球另一边,自诩要“结束战火”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似乎也陷入了一种尴尬境地。

以方一名高级官员曾向媒体放风,称特朗普“批准”了此次袭击。不过,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发表声明称,这次行动由以色列“独立”发起并实施,以方承担全部责任。特朗普也第一时间撇清关系,称对此事“感到非常不悦”,强调以方袭击并非他的决定。

据《华尔街日报》10日最新报道称,特朗普曾告诉内塔尼亚胡,在多哈进行针对哈马斯领导人的行动并不明智。

不过,卡塔尔与美国关系密切,美国在中东最大的军事基地乌代德空军基地就在卡塔尔,以色列媒体普遍认为,如果美方没有“点头”,以军战机几乎不可能靠近或进入卡塔尔空域。

毋庸讳言,此番以色列将打击目标扩展到美军基地之侧及和平进程的交涉现场,不仅给中东地缘格局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也令特朗普政府在巴以乃至中东问题上更加为难。如何安抚愤怒的卡塔尔以及背后充满疑虑的一众中东盟友,成为其面临的重大外交挑战。

分析人士指出,这一事件让海湾国家对美国提供的安全保障产生强烈质疑。正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报道所言——如果像卡塔尔这样与美国关系密切的盟友都会遭到以色列攻击,下一个又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