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福建日报

“五育”融合的翔安教育实践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11 厦门观察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陈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去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也指出,要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如何准确把握“五育”融合的核心,关系到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用翔安教育的几个小样本,来较近距离观察该区如何因地制宜,探索建立“五育”融合教育体系。

“让孩子们的胸怀像大海一样宽广”

踏入琼头小学校园,从走廊到教室,从宣传栏到活动空间,海洋元素无处不在,一块“全市海洋意识教育基地”的牌子,清晰地展现了学校办学特色。

“琼头靠海,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以滨海育人,培养学生像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像大海一样渊博的知识,像大海一样刚健的体魄,像大海一样奔涌的创新意识。”校长陈延智说。

依托专业师资和社会优质资源,学校成立遥控帆船、沙画艺术等多个海洋特色社团,着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及团队协作精神。孩子们深入学习模型制作、航行原理与实际操控技巧,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乘风破浪”的实践乐趣,6年间先后在市青少年航模锦标赛中累计获奖达43人次。

借助基地平台,学校积极开展各类海洋主题研学活动,如厦门国际海洋周期间的沙绘海洋主题艺术展、观音山沙滩净滩行动,在实践中深化对海洋保护的理解,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蓝色文化的浸润,一批批“有视野、敢创新、勇担当”的小海娃在这里茁壮成长,学校先后荣获厦门市绿色学校荣誉称号、连续四年荣获翔安区教育质量优质奖等。

坚持“五育”融合,深化“海洋文化”办学特色,向海而兴,踏浪前行。“我们努力拓展社团活动内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努力建成一所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现代化特色学校。”日益彰显的海洋办学特色,让琼头小学成为区域教育中一张闪亮名片。

“做有生命自觉的时代新人”

小嶝岛的对面就是金门,它也是著名的“英雄三岛”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厦门的六种精神之一,“英雄三岛”精神激励着无数的后来人,提供最珍贵的道德涵养。在这样的英雄之岛上,如何办好教育?小嶝小学提供了一个鲜活实践。

走进校园,必经之处是一条“英雄路”、一个“英雄门”,随处可见的励志标语,让人激情满怀;“八二三”炮战期间涌现的战斗英雄,庄严的雷锋雕塑,让人满怀崇敬。学生们沿途学习先辈事迹,用脚步丈量文明,用行动传递文明,用文化滋养心灵,在耳濡目染中获得精神的补给,产生奋进的力量。

“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我们以‘小岛里的生命校园’为办学目标,致力于培养‘生命自觉的时代新人’,尊重儿童的生命发展需要,激活儿童的生命成长自觉,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珍视、成就独特的自己。”副校长郑烟灵表示,励志生态园,正好可以激活发展内驱力、奏响时代最强音、搭建发展大平台,使学校生命力活化。

2023年底,小嶝小学再获殊荣,成为教育部公布的全国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是什么原因激活这所海岛老校的创新因子?它的秘诀就是——打造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心灵最暖家园。

学校构建“激活潜能,生命自觉”的课程体系,让课程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载体,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既根植中国又放眼世界,既实现自我又服务社会。

学校打破不同学科画地为牢的壁垒,组建工作坊,让有共同话语、共同愿景的老师凝聚在一起,变“单兵作战”为“团队合作”,变“学科视角”为“跨学科融通意识”,在更广阔的学术空间内相互“引领”,在看得见的进步中,滋长成长的“活力因子”。

“志当存高远,突出激活生命的教育价值,突显适性发展的教育思路,我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郑烟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