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研究生刘思怡:尽管福建山海协作取得显著成效,但对标新时代新要求,短板与不足仍客观存在。建议:
一要强化产业协同,打造完整产业链条。制定跨区域产业协作规划,明确沿海与山区产业定位和分工,鼓励沿海地区龙头企业将部分配套环节向山区转移,构建“沿海链主+山区配套”的紧密产业协作模式。加大对山海协作项目的科技投入,鼓励沿海高校、科研技术部门等与山区企业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在山区转化应用。
二要优化要素配置,畅通流动渠道。进一步细化“飞地经济”利益共享、生态补偿和土地指标分配机制。设立山区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实施科技下乡工程,通过技术入股、技术服务等方式,引导沿海地区先进技术向山区转移。还可以在山区建设返乡创业园,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出劳动力返乡创业。
三要均衡公共服务,提升发展质量。建立沿海与山区学校结对帮扶机制,加大对山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动沿海三甲医院在山区设立分院或医疗联合体,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加强山区医疗人才培养。加大对山区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山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四要转变发展观念,增强协作意识。加强宣传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建立常态化互访交流机制,让山区干部学习沿海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管理经验,让沿海企业家及专家到山区分享开放思维与创新经验,促进双方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上更好地对接协作。
(来源: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网民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