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福建日报

警句

日期:09-01
字号:
版面:07 海峡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刘深魁 整理

蓝博洲(台湾知名作家、辜金良文化基金会董事长)

●1937年前,台湾的抗日运动都是孤立无援的,无一不被日本侵略者残酷镇压。直到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台湾人才真正看到了希望,那就是和祖国一起抗日,保卫祖国、收复台湾。

●民进党当局现在大搞“去中国化”、捏造“台独史观”,妄图利用篡改的历史教材割断两岸联结,毒害年轻一代。要反驳“台独”分子的倒行逆施,就要把包括两岸同胞共同抗战在内的史实讲出来,唤醒台湾社会的真实历史记忆,增进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

●没有国,哪有家。历史告诉我们,台湾之所以会成为日本的殖民地,恰恰是因为祖国的衰弱,任由帝国主义列强欺负。今天岛内有句话叫“台湾人要有出头天”,只有祖国强大了,台湾人才会有出头天,台湾是离不开祖国这个大家庭的。

●我孤独也不孤独。我孤独,是因为在台湾社会走这条路的人寥寥无几;我不孤独,是因为我们走的路是对的。

●我的最终目标是国家统一,希望通过我的写作和行动,还原历史真相,找回那些被“台独”分裂势力掩盖的抗战历史记忆,让台湾社会和两岸变得更好。


叶蔚南(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理事)

●赖清德不承认台湾光复,因为台湾光复的背后是台湾回归祖国,那势必要与中国联系,这样就会影响他的“台独”图谋。

●赖清德去祭拜八田与一,这是最荒诞可耻的事情。这种行径是背叛民族、认贼作父、数典忘祖。

●台湾抗日志士的祖国意识和爱国情怀,是在血脉共鸣中产生的。因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身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


李向群(福建文史专家、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台湾同胞英勇抗日的史实,体现了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民族气节。

●台湾少年团最小的年龄只有7岁,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但身逢国破家亡的乱世,也毅然挺身而出,令人动容。

●台湾义勇队很突出的一点,就是把台湾同胞组织起来,号召大家“欲救台湾,必先救祖国”。

●从抗日志士身上,我们看到一种民族的情怀、民族的大义。这是凝聚我们中华民族的无形力量,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抗战精神。 

本报记者 刘深魁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