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提升就业服务的便利性、精准性和时效性,“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正在各地深入推进。其核心是围绕居民生活圈,构建“步行 15分钟内可到达”的就业服务网络,让劳动者和企业在家门口就能获取优质就业服务,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15分钟就业服务圈”的建设中,零工市场和就业驿站共同构成覆盖城乡的灵活就业服务网络:零工市场主要布局在市、县(区)级,作为区域性枢纽提供统筹资源调度、政策落地等综合服务;就业驿站下沉至乡镇(街道)、社区(村),作为就业服务的“毛细血管”贴近群众生活圈。
在福建,一张“线上平台+线下驿站”覆盖全域的就业服务网已铺开——全省九市一区全部上线全市统一零工平台,农村、社区、园区、商圈、银行等嵌入线下就业驿站835家,服务覆盖所有县(市、区)。据统计,今年1—6月,全省累计发布岗位7.69万个,岗位需求人数51.61万人次,实名注册求职者31.65万人,零工月人均收入可超3000元。
在推进就业服务的过程中,我省各地还积极探索规范化权益保障体系建设,如:三明、南平两地创设“零工保”,通过政府购买或雇主买单模式,向平台零工免费赠送零工意外伤害保险,减轻零工个人负担,解除用工双方后顾之忧;龙岩零工市场在全国率先实现与国家电子税务系统数据互联互通,推出“支付即反向开票”场景应用,保证业务真实、税务合规,帮助企业更好降本增效和降低经营风险,向破解零工纳税难点迈出了关键一步。
公共就业服务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一位劳动者在“15分钟”内触达机会、在“家门口”实现价值。我们期待,未来公共就业服务能面向毕业生、“宝妈群体”、“银龄群体”等打造差异化服务体系;用数字技术提升服务精度,实现业务全流程可追溯,让服务从“可及”向“优质、高效”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