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河北法制报

护一方安宁 践从警初心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第08版:警营·文化       上一篇    下一篇

□ 李铭骥

那本边缘已经磨损的采访笔记,一直放在我办公桌的抽屉里。偶尔翻开,总会看到里面夹着的一张照片,那是多年前在新疆阿勒泰边境线上拍的。画面中,一队民警正沿着边境线巡逻,背后是连绵的雪山。这张照片,跟着我从西北边陲来到华北平原,从风雪边关到寻常巷陌,一直在我身边。

又要到国庆节了,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夜市里人声鼎沸,烟火气扑面而来。这热闹祥和的景象,让我不禁想起在新疆阿勒泰度过的十个国庆节。虽然两地相隔三千多公里,但那种由内心生发的守护之情,却是一样的滚烫。

在阿勒泰的十年,我见过太多平凡的坚守。喀纳斯景区的民警刘爱龙,国庆期间每天要徒步23000多步,两个月就磨坏一双鞋。观鱼台有1068级台阶,他每天上上下下两趟,只为守护游客平安。在他那间不大的警务站里,整齐存放着一百多张快递单,都是帮游客寄回遗失物品的见证。有人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长得帅、办事快”。这朴实的夸奖,比任何奖章都更让人暖心。

这样的坚守,早已融进警察的日常。在阿勒泰边境管理支队禾木边境派出所,操着陕西口音的王建强教导员,十八年如一日地走访沿街商户。“取暖用电要注意”“防范诈骗要牢记”,这些简单的叮嘱,成了群众耳熟能详的温暖。而从甘肃来的年轻民警王卫州,也用他的真诚和付出,换来大家一句“小王警官很靠谱”的真心认可。

从西北边陲到华北平原,跨越的是山河,不变的是初心。就像喀纳斯边境派出所教导员王佳说的:“既然我们扎根在这里,就要和当地群众一起,守护好这片美丽的国土。”这句话,放在新疆适用,放在河北固安,放在任何有人民警察站立的地方,都一样有力。

守护,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还有背后默默支撑我们的家庭。三年前,母亲去世,我匆匆回家又匆匆归队。临走时,父亲默默把母亲生前织的毛衣塞进我的行囊,只说了一句:“去守好国门,就是守住了咱的家。”妻子也常说:“你在边疆守护祖国,我在空中守护乘客。”这种跨越山河的相互守望,是无数警察家属无声的奉献。

如今在固安,守护以另一种方式延续。清晨,执勤辅警王亚明在检查站发现一名突发疾病的驾驶员,他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施救;渠沟派出所民警贾自强下班途中发现火情,想都没想就冲进火场扑救;东湾派出所的民警三次登门,耐心调解,最终让一对邻里握手言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是老百姓心头最重要的事。

记忆的另一端,是阿勒泰更多的身影:在可可托海景区,民警孟杰带着应急队伍封堵透水的路基,一身泥泞却目光坚定;在蒙库矿区,民警于磊在1600平方公里的辖区里,既当“快递员”又当“证件摄影师”,为矿工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在禾木边境,女警陈佳伟骑着马巡边,她说:“同在一轮明月下,守国就是守家。”

正想着,手机响了。屏幕那端,战友熟悉的声音穿过三千公里传来:“固安的秋天凉了没?我们这儿已经下雪了,有空带孩子回来看看你曾经守护的地方。”

窗外,固安的夜晚灯火通明,孩子们的笑声随风传来。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守护,从来不是单一的选择,而是千千万万次“在场”的叠加。当年轻的戍边人在边疆续写忠诚,当新一代的社区民警在街头巷尾守护平安,这种传承就像种子,在不同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庇荫万家的参天大树。

举国同庆的日子里,也许没有人会一一记得这些守护者的名字。但正是这些平凡而坚定的身影,汇聚成节日里最温暖的风景。将来有一天,当孩子问我什么是家国情怀,我会指着每一个平安的清晨、每一个宁静的夜晚告诉他们:这,就是最真实的答案。

守护,让山河万里不再遥远,也让平凡的岗位绽放光芒。这,或许就是从警最朴素的初心,也是我们献给祖国最好的生日礼物。

(作者单位:固安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