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任俊颖
八九月份,是村里绿甘蓝、西兰花等蔬菜成熟的时节,尚义县大苏计乡半个碌碡村党支部书记郭正林却喜忧参半:“菜是长得好,可要是卖不出去,烂在地里,村民们的收入就大打折扣啊!”
坝上地区冬季漫长,多风干旱,适合种植的蔬菜等农作物品种本就有限,加之蔬菜的时令性、易腐性等特点,采摘下来的蔬菜若不能及时卖出,就会积压在冷库里,时间一长,成本增加,将造成严重亏损。
省委政法委驻半个碌碡村工作队队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打通销售渠道是当务之急。
工作队队长带领队员们立即行动,变身“推销员”和“联络员”。他们一方面深入田间地头,对村内蔬菜种植情况进行摸底,充分掌握上市时间、市场价格、农民销售意愿等,详细记录各户蔬菜的品种、产量和品质,建立台账,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多方奔走,积极对接周边地区的超市、农贸市场等。
电话不知打了多少通,来回不知跑了多少趟,驻村工作队终于成功与几家大型采购单位建立了稳定的供销关系。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村庄,工作队队员们已经和村民一起在田埂边、村口忙碌起来,将一筐筐新鲜的蔬菜过秤、装车,阳光映红了村民们的笑脸。看着满载蔬菜的货车缓缓驶出村庄,郭正林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紧紧握住工作队队员的手说:“有你们在,我们心里踏实!蔬菜销售这‘最后一公里’算是彻底通了!”
因现有的健身器材不能满足村民运动健身需求,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相关企业捐赠篮球架、篮球、台球桌、音像设备等;针对村内老年人多、冬季农闲时间长的特点,他们多方联系,引进了环境优化装饰叶片项目;为解决村民看病难、找专家看病更难的实际困难,他们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专家来村里开展义诊活动……这一桩桩、一件件实事,如同秋日暖阳,温暖了村民的心田。
秋阳下的活动广场上,村民三五成群,或打篮球或晒太阳,还有妇女们在乐声中翩翩起舞,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工作队队员李昊笑着说:“看到大家脸上的笑容,我们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