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贾道成 李云松)9月23日,衡水市冀州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室里一派紧张繁忙,技术专家正在为相关干警进行专项培训,旨在培养“检察+技术”复合型人才。
此次培训注重实战导向,紧扣公益诉讼办案实际,设计了理论讲解、示范演练、实践操作“三位一体”的沉浸式课程。在理论环节,专家详细讲解了快检室每台设备的应用领域、操作规范、检测流程和关键指标,并强调了移液器的使用、试剂的保存等细节。随后,专家在现场进行了规范的操作示范,从样品的规范采集、预处理,到试剂的精准配置、设备的校准使用,再到最终的数据读取与分析判断,一步步拆解,一步步教学,确保参训干警“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实践操作环节,参训干警在专家指导下,对模拟污染水样、常见蔬果等样品进行了检测。干警们严格按照流程,从样本处理开始,独立完成检测全过程。现场学习氛围浓厚,大家边操作边记录,并就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干扰因素、数据临界值判断等具体问题与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此次培训,参训干警快速掌握了操作技能,培养了科学严谨的证据意识,标志着该院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室完成了从“硬装备”到“软实力”的关键一步。今后,冀州区检察院将紧密结合“燕赵山海·公益检察”等专项监督,推动快检室深度融入办案实践,重点在生态环境、食药安全等领域开展常态化检测,以科技赋能提升公益诉讼监督效能,努力实现办案质量和社会效果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