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聂晶
案情回顾
某小区20余名业主以各种理由长期拖欠物业费。该小区物业公司多次通过电话、书面通知等方式催要,但均未奏效,于是将20余名业主诉至法院。
处理过程
收到起诉材料后,高邑县人民法院认为该案涉及业主较多,若处理不当,易影响小区居民稳定的生活环境。为了妥善化解纠纷,征得当事人同意后,法院委托专业调解组织,并会同住建部门联合开展调解工作。
深入调查,梳理矛盾根源。指导法官与调解员深入小区,与业主和物业公司进行“面对面”交流,耐心倾听双方陈述,详细记录业主不缴纳物业费的原因。经过多轮沟通,指导法官与调解员发现,除了物业服务问题,业主与某物业公司之间还存在沟通严重不畅问题。物业公司在进行一些小区管理决策时,未充分征求业主意见,导致业主对物业公司的信任度降低,同时,部分业主对物业服务合同的具体条款存在误解。
多方联动,组织调解协商。住建部门工作人员一方面从行业监管的角度,对物业公司的服务质量和收费标准进行审查,并指出物业公司在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符合行业规范的地方,要求某物业公司限期整改;一方面向业主解释物业费的构成,消除了业主对收费标准的误解。指导法官在释法明理时强调,缴纳物业费是业主应尽的基本义务,业主不能以简单的拒缴方式来表达不满;而物业公司也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提供优质、高效的物业服务。调解员则运用丰富的调解经验,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指出只有双方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才能实现小区的良好管理和业主生活品质的提升。经过多轮调解,双方态度逐渐缓和,开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达成协议,明确整改责任。经过多次协商,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物业公司承诺对小区的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维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建立定期与业主沟通的机制,及时回应业主的诉求。对于业主反映的物业费标准问题,物业公司表示将在合理范围内进行调整,并向业主公示费用明细,业主也同意补缴拖欠的物业费。
至此,该起系列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得到妥善化解。
解纷要旨
该案系物业与业主间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往往涉及众多业主的切身利益,处理不当易引发群体矛盾,影响小区和谐稳定。该案中,法院邀请住建部门、专业调解组织共同参与调解,发挥多元联动解纷机制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各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法院提供专业法律指导,住建部门加强行业监管,专业调解员利用其丰富调解经验和专业技巧,促使各方达成和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同时,通过联动调解,促推物业公司及时整改,并进一步完善与业主的良性沟通机制,通过提升物业服务质量从源头上减少纠纷,有力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