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河北法制报

从对簿公堂到握手言和 法官巧调解延续合作

日期:09-26
字号:
版面:第04版: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 张新征 刘彬

“太感谢你们啦,既解决了纠纷,又保住了我们这么多年的合作情谊!”日前,定兴县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健康权纠纷,化解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被告当庭履行完毕,原告随后也申请了撤诉。

4月24日,在定兴县某粮油店门口,因合作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店主杨某与供应商赵某发生激烈争执。情绪失控之下,杨某挥拳相向,致使赵某受伤。报警后,公安机关迅速调查处置,对杨某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

事情发生后,赵某入院治疗4天,花费医疗费4600余元。而后,赵某结合误工、护理等损失,共向杨某索赔9600余元。双方就赔偿金额多次协商未果,矛盾愈演愈烈,最终赵某一纸诉状将杨某诉至法院,请求判决杨某赔偿其各项损失。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仔细查阅卷宗,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起普通的健康权纠纷,还关乎两个经营主体之间能否继续合作。“若一纸判决,虽可结案,但很可能彻底切断双方的合作基础,甚至引发后续执行难题,导致‘案结事未了’。”基于这样的考量,法官决定采取“双向沟通、情理法交融”的调解策略。

法官首先与赵某进行了深入沟通。法官耐心地帮助他分析诉讼风险、法律规定的赔偿标准,并一一核对其提交的医疗费、误工证明等证据,告知其哪些诉求可能得到支持、哪些诉求仍缺乏依据,分析后续可能出现的结果。通过客观冷静的分析,法官引导赵某从“赌一口气”转向“算一笔账”,使其理性看待诉讼成本与结果,为后续面对面调解奠定了基础。

面对杨某时,法官则采取了情理法交融的沟通方式。法官先严肃指出其动手打人行为的错误性和违法性,强调该行为不仅违反法律、使自己受到行政处罚,更对赵某的身心造成了切实伤害,破坏了双方最基本的商业信任。之后,法官又从双方长期合作的情谊出发,引导杨某换位思考:“如果受伤的是你,你会怎么做?因一时冲动失去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真的值得吗?”这番话触动了杨某,使其深感愧疚,从最初的抵触赔偿转变为愿意承担赔偿责任。

看到双方态度转变,法官趁热打铁组织面对面调解。着眼于双方长远利益和继续合作的共同愿望,法官提出了“适当赔偿、即时履行、继续合作”的核心方案。“你们一个要卖面粉,一个要供货,本是相依共赢的关系。因为这么一次争执,断送了今后的生意,实在可惜。不如各退一步,让赔偿事宜早日了结,把精力重新放回经营上。”法官说道。

凭借真诚的态度和专业的素养,法官赢得了双方的信任。最终,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杨某一次性支付赵某赔偿款5500元,赵某自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之后,杨某当庭履行完毕。事毕,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