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翟竟先 杨耀坤
在2025年7月14日至17日举办的全国妇联爱心妈妈关爱服务工作北部片区(辽宁)专题培训班上,唐山市丰润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李娜分享的“检察蓝+爱心红”双色工作法引发一定反响。
2023年12月,韩某杀妻案的卷宗里夹着一张照片:韩某15岁的儿子韩某洋抱着襁褓中的弟弟和8岁的妹妹躲在破旧衣柜后。当身着“检察蓝”制服的李娜等三名检察官首次走访这个破碎的家庭时,孩子们眼中充满恐惧。第二次登门时,李娜等人换上了便装,胸前悄然别上了一枚心形徽章。结案次日,三名女检察官在区妇联办公室向工作人员表示:“孩子没了妈妈,我们愿担负起照护的责任!”这支最初名为“检爱三姐妹”的团队,既是法庭上指控犯罪的公诉人,更是孩子们的“亲情补给站”,她们成为丰润区检察院“爱心妈妈团”的前身。
在办理付某豪案过程中,8岁的付某豪因目睹案件的发生而致创伤性失语,当第一检察部干警刘亚男得知此事后,她脱下检察制服直奔医院,将付某豪揽进怀里轻声地说:“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妈妈。”她成为主动加入“爱心妈妈团”的第四位检察官。在办理葛某琦被侵害案时,未检干警凌然带着玩具熊走进儿童病房耐心陪护,成为第五位“爱心妈妈”……
爱心在不断传递,“爱心妈妈团”也在不断壮大。如今,这支队伍已发展至27人,每位成员都经过严格筛选:必须具备未成年人案件办理经验,通过心理学基础测试,更要拥有“能耐心倾听孩子心声”的共情力。
据介绍,丰润区检察院“爱心妈妈团”从韩家三兄妹案的自发结队,到出台《“爱心妈妈团”工作规范》的机制构建,到检察、妇联、民政、教育、团委、社会组织“六联动”的体系赋能,实现了三级跃升。在其创新建立的“三库三清单”(案例库、资源库、专家库;需求清单、责任清单、成效清单)的加持下,使救助精准度提升70%。
“精准识别+柔性介入”是“爱心妈妈团”开展救助的起点。在韩家三兄妹案中,检察官敏锐捕捉到孩子们对制服的抗拒后,立即启动心理接触预案:首次走访必须着便装;交谈时视线与儿童保持水平。
这种身份转换背后是制度设计。丰润区检察院建立了“一案三查”机制:查犯罪事实、查受害后果、查救助需求,要求检察官在办案时同步筛查未成年人救助线索。近三年来,该院主动发现救助线索占比达91%。通过建立司法救助线索库,让涉案的困境儿童不再“隐形”。
目前,丰润区检察院针对涉案困境儿童的救助系统已全面启动,创新打造了以司法救助为核心,同时链接民政、教育、妇联等N方力量的“1+N”多元救助立方体,形成覆盖“心理疏导—生活保障—教育支持”的全链条守护。对于有救助需求的帮扶事项,“爱心妈妈团队”基本做到在72小时内启动。该院还依托一系列精准识别机制筑牢救助根基,确保能够及时筛查锁定救助线索,72小时内完成心理咨询师匹配、临时庇护所安置、医疗检查等紧急干预。
截至目前,丰润区检察院“爱心妈妈团”已成为“检察官妈妈+专业力量”的复合型团队,累计帮扶49名困境儿童,协调发放救助金近300万元,衍生建立的“爱心接力”机制已吸引12名受助少年主动成为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