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河北法制报

“靶向服务”助力“惠企纾困”

日期:09-22
字号:
版面: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 董炘瑞

今年以来,霸州市人民法院将“护航特色产业发展,破解群众急难愁盼”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针对辖区乡村民营企业需求,全面打造“护创新、惠企业”的零距离服务新格局,为助力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实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沉下身子摸实情,精准摸排乡村产业“病灶”

“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钱袋子’,但如果踩了知识产权保护的‘红线’,不仅赚不到钱,还得倒贴赔偿——必须摸清问题根源,才能精准开方。”霸州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炳辉带领调研团队深入辖区特色产业集中的村街开展调研。

从村口的规模企业到巷尾的家庭作坊,调研团队与村委委员、企业负责人、一线工人逐一座谈,翻看采购合同、梳理律师函、查看生产车间的半成品,倾听诉求。“上海的律师拿着授权书就来要赔偿,不付钱就起诉!”“真不知道有这规矩!尺寸都不一样,咋还侵权呀?”一声声焦虑的倾诉,让调研团队迅速锁定了当地企业的“三不”困境:对知识产权边界“不懂”、被诉后举证“不会”、对原创投入“不敢”,陷入“侵权—赔偿”的恶性循环。

“要把问题记准、把根源挖深,既要找出‘为什么侵权’这个症结,更要想好‘怎么不侵权、如何护创新’的办法,真正帮企业走出困境。”刘炳辉在调研现场说。

精准施策解难题,量身定制法治护航方案

针对实地调研发现的痛点,霸州法院迅速启动“靶向服务”,从“普法引导、能力提升、机制保障”三方面发力,为乡村产业量身定制解决方案。

编印手册送“指南”。调研结束仅10天,一本《知识产权保护法宣传手册》就编印完成,并送到了辖区部分企业工作人员手中。手册以“大白话+案例”的形式,清晰列出“什么是实用新型专利”“常见侵权行为清单”“被诉后证据收集要点”等核心内容,并细化到“侵权产品与专利对比图怎么拍”“研发记录如何留存才有效”等实操细节。“手册一看就懂,就像请了个‘随身法律顾问’!”某作坊主李某某拿着手册连连称赞。

现场座谈传“方法”。霸州法院组织法官团队进村开展专题座谈,结合知识产权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专利法、商标法中与日用品生产相关的条款,纠正“改一点就不算侵权”的错误认知;针对“不敢投入原创”的顾虑,重点解读专利申请流程、维权途径及创新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从“模仿跟风”转向“自主创新”。

跟踪回访固“成效”。霸州法院建立“法官包联”机制,指派法院干警定期回访乡村企业,帮助重点企业解答生产中遇到的法律疑问。

全域拓展提质效,构建“惠企纾困”服务体系

对乡村产业的“精准护航”是霸州法院服务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为了将单点突破转化为全域覆盖,该院以“破解企业维权难、办事繁、效率低”为目标,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护创惠企”服务体系。

服务前端“减环节”。霸州法院强化涉企诉讼“1号窗口”职能,开通知识产权、劳务合同等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实行“一窗受理、专人对接、全程指导”,减少企业跑腿次数;推广“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将涉企纠纷化解在诉讼前端,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办案当中“提效率”。完善“快立、快审、快执”机制,推进繁简分流改革,建立涉企案件集中监管平台,对案情简单、事实清楚的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或简易程序。今年上半年,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时长较去年同期减少10.34天,打破了企业“维权耗不起”的困境。

延伸服务“零距离”。设立驻霸州开发区法官工作站,派驻骨干法官定期驻点,提供法律咨询、合同审查、纠纷调解等“上门服务”。联合霸州开发区管委会共建“普法服务群”,实时推送涉企政策、典型案例,解答企业线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