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胜男
他把法律当作信仰,用诚信筑牢执业根基;他把社区当作阵地,用专业播撒法治种子;他把公益当作使命,用热忱温暖困难群众……他就是河北燕灵律师事务所主任郝茂森,一位用20年坚守,诠释党员律师初心的法治践行者。
诚信为基
让每一次执业都闪耀初心
“把法律当信仰,不要当成谋生的手段。”这是郝茂森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刻在心里的准则。自2003年投身法律事业,1980年出生的郝茂森时刻以一个党员的标准约束自身言行,秉持正直、诚信的原则,以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在委托与信任间架起坚实桥梁,为每一个委托人提供公正、公平、公开的法律服务。
面对证据充分的简单民间借贷纠纷,他会对委托人坦诚相告:“不必花律师费,带齐证据去法庭如实陈述即可”;遇到无法定离婚情形的首次诉讼,他耐心解释法律规定:“亲自出庭更重要,我可以帮你梳理证据,但不必浪费委托费”……在他看来,律师的价值从不是“多接案、多收费”,而是让当事人在明法中少走弯路,在理性中守护权益。
扎根社区
让法治阳光照进寻常巷陌
法律不仅是案头的条文,更得走到群众身边去。为助力法治社区建设,郝茂森把法律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2023年,他牵头在三河市迎宾北路街道设立“人大代表法律服务站”,带着全所律师把办公室“搬”进社区,潮白、东贸、圣得三个示范社区里,常常能看到他带着团队忙碌的身影。
给大爷大妈讲继承与赡养,给年轻夫妇析婚姻与家庭,给企业员工说侵权与维权,给孩子们讲校园安全与自我保护……郝茂森为街道辖区内居民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包括咨询、调解、法律宣传等,并按照群众需要,或针对社区高频纠纷,量身定制普法“菜单”,开展法律知识专题讲座。他还为辖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开展法治体检、助力完善法律制度,促进企业依法管理、合法经营。
不止于社区,“妇联讲堂”里有他解析“家庭矛盾”的声音,校园操场上有他警示“校园霸凌”的身影,当地广播电视台普法栏目中有他深入浅出解读法条的形象,“诚信建设企业行”活动里有他帮企业排查法律风险的故事。2023年以来,郝茂森应邀多次参加妇联、团委、机关、学校、社区组织的普法活动,进行法律专门讲解。他就像一位法治“播种者”,走到哪里,就把依法办事的理念带到哪里,让“遇事找法、解决靠法”成为群众的自觉。
公益为怀
让法律温暖每个需要帮助的人
作为律师事务所主任,郝茂森常对团队说:“律师的肩膀,既要扛得起案件,更要扛得起责任。”2023年,他带领全所承办法律援助案件40余起,从劳务纠纷中的农民工讨薪,到挽救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件中的失足青年,每一个案件背后,都是他对“法律温度”的践行。
有当事人在法律援助案件中表示愿意付费,郝茂森总是坚定拒绝:“援助就是义务,收费既违规定,更违初心。”二十载春秋,他既办理过上千万元的大案,也办理过很多看起来不起眼的小案,无论办什么案件,他都一样认真对待:推敲法条时字斟句酌,文书制作时精益求精。这“一碗水端平”的诚信,正是党员律师最动人的底色。
郝茂森将律师的职责与社会责任紧密结合,用实际行动彰显律师的社会价值,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郝茂森用20年的坚守证明,党员律师的荣耀,不在财富多少,而在群众竖起的大拇指里;不在案件标的大小,而在法治信仰的种子是否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