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河北法制报

泉鸣谷吟载乡愁

日期:09-16
字号:
版面:第08版:警营·文化       上一篇    下一篇

□ 闫辰国

“三山溪谷”之名久萦耳畔,终因诸事缠身,未能一睹其“芳容”。秋色渐浓,城市里依然热意难消,几经思量后,终于如愿。

车出闹市,一路西行。平原与丘陵在窗外飞掠,苍莽太行如一幅水墨长卷,在天际缓缓铺展。驶入左坡村,景致倏然一变。眼前三山并立,山势并不险峻,乡人谓之桑格垴。山脚处双流交汇,河面开阔,清浅河水从容东去。浅滩处,大人孩童俯身拣石、捕捞鱼虾,趣味盎然。晨雨初霁,草木青翠欲滴,远山云海复绕峰峦,一派清新气象。

“三山溪谷”门前停车,抬头便见河堤墙头石狮林立,形态各异。近观,部分竟是旧时农家门墩石,户枢转动的凹槽宛然犹在,仿佛诉说着昔日柴门吱呀岁月。景区大门两侧,巨幅楹联赫然:“吞云吐月纳龙川千年文化,依山傍水临风光万载民俗”。这不仅是地理写照,更是此地精神气质的宣言。

入园,一方大青石障目,其上天然纹理有山川、河流、瀑布之形,周遭竹林、树木、花卉成片。远处,帐篷星星点点散落河畔茵茵草地,游客笑语频传。回望大门背面,枝桠掩映间亦藏一联:“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其间多清风明月异草奇花”,悄然点破此间真味。

踏进“太行老街”,犁耧锄耙、扬场锨、碌碡、簸箕、策马鞭、辘轳扁担、水桶、水车、马车、独轮车……种种熟悉或似曾相识的农具挤满长廊。梅花拳、梨花大鼓、土布纺织、皮影戏、柳编、邢窑烧制等“非遗”项目亦浓墨重彩占据一席。游人三五成群,围某件农具指点,追忆各自农耕岁月。一只辘轳钩沉我儿时记忆——井架的辘轳上缠绕绳索,下端悬系取水桶。年少时随大人田间浇灌,初次摇辘,臂力不济脱手,盛水桶直坠井下水面,失控的手柄重重击中头肩,那痛楚与狼狈至今难忘,这何尝不是生活给予的初尝?

“太行古民居”踞于门侧,柴扉石屋,木格窗棂。垒砌屋基院墙的条石方正规矩,白灰嵌缝,别具典雅。门楼饰以砖雕盘头、木雕门照、石雕门蹲、抱鼓石。室内陈设八仙桌、条几、太师椅、木床、箱柜,正堂悬传统中堂画。院外有拴马桩、饮马槽及石磨、石碾。忆往昔,大人推磨,谷香四溢;孩童绕磨嬉戏,视磨盘为桌椅。彼时村庄已逝,慢节奏的吱呀声与炊烟渐行渐远,终成心底最珍贵的风景。

“三山溪谷”最夺目处,当属“太行民居陈列馆”。古朴老屋鳞次栉比,间间悬挂木质匾额。室内按古时生活场景陈设,自宋以降两万余件生产生活用品罗列其间。一尊惟妙惟肖的石元宝安于竖立的碌碡之上,主人祈财源广进之余,亦显身份地位。各式架子床、拔步床如敞门小屋,三面围栏,上有顶盖,可悬床帏幔帐,四壁雕龙画凤、祥云瑞兽、吉枝仙草,令人叹绝。其中一张拔步床刻有双联:里联“芝兰茂千载,琴瑟乐百年”;外联“方借花容添月色,欣逢秋夜作春宵”,显然是为新婚燕尔特制。这些精雕细琢的器物,承载的不仅是实用功能,更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家族绵延的深切祈盼。

数顶华美花轿前亦围满游客。闻其选材香樟、梓木、银杏为佳,取其轻韧,制作集浮雕、透雕、贴金、涂银、朱漆诸法。尤以喜轿轿帏,必用红色绫罗绸缎,其上刺绣纹样皆寓深意。一顶花轿,它承载的不仅是一个女子走向新的人生,更是浓缩了一个家族对新娘的期盼与憧憬。

沿曲径前行,垂柳修竹、小桥流水间便是“太行客栈”。两层青砖起脊小楼,客房皆双扇黑漆大门,门框朱红对联鲜艳。木质井字窗棂,每间雅名别致。室内桌、椅、板凳、条几、洗手石槽,俱是民间收来的旧物,斑驳痕迹引人恍若隔世。木床由废旧木板拼接而成,尽显邢襄人勤俭本色。此景恍如儿时家中:父亲是木匠,夏夜常卧院中树下竹床纳凉。我则喜躺长条凳上数星望月,听父亲讲神话故事,酣然入梦后,常不慎翻身跌落……

“山里的天,孩儿的脸。”骄阳似火忽转阴云密布,雨点噼啪砸落。须臾雨住,清香扑面。曲曲莲渠中,翠荷如翡翠伞林立,水珠晶莹滚动。亭亭荷花白若雪,粉如霞,黄似蜡,恰似披纱仙子含笑玉立。游人踏渠中石块穿行,观流水潺潺,看鱼戏清波,嗅莲蕊芬芳。青白花苞挺立,令人顿生“荷苞举大笔,清气满长天”之慨。这山间的无常,恰似人生的起落。而荷花,无论晴雨,始终亭亭净植。

夜宿“太行客栈”,仿佛回到了生命最本真的状态。无霓虹闪烁,无车流穿行,无夜市喧嚣。推窗见山,凉风习习。蝉鸣、蛙鼓、夏虫低吟,声声入耳。呼吸山间清冽空气,凝望窗外繁星点点,此夜酣眠至深。

翌日拂晓,天色微明,众人相约登山。夜雨新霁,草木葱茏。山涧溪流淙淙,白亮如练,跌入潭中,水花飞溅,薄雾氤氲。山中多栗树,脚下落叶绵软,最是熨帖。满树毛栗累累,皆是乡民“摇钱树”。忽闻人声惊呼,顺指望去,山峦间霞光渐染。啊,日出!万物顿披生机。那喷薄而出的,不仅是朝阳,更是心中被重新点燃的希望。

此时的“三山溪谷”,兼得夏之热情与秋之清朗。此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载得动乡愁。那绵延深厚的农耕文化,不仅铭刻着北方农业发展的轨迹,更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先民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智慧,勤劳与对土地的深情,予人以深刻的震撼与恒久的滋养。

(作者单位:邢台市公安局信都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