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殷子曦)近日,在兴隆县上石洞乡山神庙村,一场因梨树砍伐引发的长达一年的邻里纠纷,在兴隆县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孙国昌的“田间调解”中,画上了温暖的句号。
2023年,村民相某承包地的高粱被李某损毁改种玉米,地里梨树又遭砍伐。相某越想越憋屈,一纸诉状将李某告上法庭。承办法官没急着开庭,心想邻里纠纷最重要的是解开“心结”,才能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于是将该案件委派特邀调解员孙国昌进行调解。
孙国昌接过案件后,直接来到纠纷发生地,在梨树旁拉家常,在田埂上唠嗑。经过孙国昌“情、理、法”融合的多次调解,双方当事人的态度逐渐缓和,李某认识到自己的过失,主动提出赔偿,相某也体谅对方不易,将索赔金额降至合理区间。
最后,在田埂旁的梨树下,李某当场掏出1000元现金递给相某。一场可能升级的诉讼,就这样消弭于无形,濒临关系破裂的邻里重归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