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河北法制报

一堂特殊的公益实践课

日期:09-11
字号:
版面:第08版:平安·故事       上一篇    下一篇

图为涉罪未成年人与养老院老人进行手工创作。

□ 王梦瑶 谢铃

8月22日,武安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办公室的检察官们,带领两名处于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的未成年人,与司法社工一同走进该市康颐园综合医养老年公寓,用陪伴与关爱为老人们送上了一份特殊的温暖。

活动开始前,检察官和司法社工们已备好水彩笔、画纸与五彩橡皮泥。两个少年同老人们围坐在一起,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奶奶,您看这样配色好看吗?”一名少年拿起画笔,轻声向身旁的老人请教。另一边,捏橡皮泥的桌前更是笑语不断,78岁的李爷爷举着与少年合作完成的作品“春驻枝上”,笑得合不拢嘴:“好久没这么热闹了,这孩子手巧,心眼也好。”

读报环节,一名少年拿起当天的报纸,为视力不佳的老人读起时政新闻。当读到气象预报时,89岁的张爷爷忍不住打开了话匣子:“我年轻时在气象站工作,零下几十度也要定时观测数据,那时候全靠一股拼劲和好身体……”

老人的讲述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时光的闸门。孩子们围坐在老人身边,听得入了迷。张爷爷还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叮嘱他们:“做人就要守得住规矩,辨得清方向,脚踏实地才走得稳。” 朴实的话语让在场的少年若有所思。

活动接近尾声,孩子们主动拿起扫帚、抹布,帮老人们打扫房间。当看到 90 岁的陈爷爷行动不便,一名少年主动上前搀扶,陪老人慢慢散步,听他讲过去的趣事。这些看似简单的行动,却是对他们责任感与服务意识最直接的培养和塑造。

司法社工表示:“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服务他人过程中学会担当,在与老人的互动中懂得感恩,这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

这场以“手工创作、心灵对话与温情服务”为主线的特殊公益实践,不仅为老人们送去了温暖与欢笑,更为误入歧途的少年进行教育引导,鼓励他们珍惜附条件不起诉的机会,以实际行动积极改造自己,努力回报社会。武安市检察院将继续探索创新涉罪未成年人帮教模式,加强多部门联动,不断丰富社会公益服务内容,提高精准帮教质量,切实帮助迷途未成年人重返校园、融入社会,用法治之光照亮他们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