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贾润华)8月29日晚,大名县司法局创新形式、精心策划,在大名集荟夜市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宣传活动,法治元素与互动趣味交织,为未成年人及其家长送上了一份丰盛的“法治营养餐”。
“全社会共同努力,呵护未成年人成长”“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共筑美好未来”……华灯初上,大名集荟夜市渐渐被熙熙攘攘的人流填满,南入口处四面精心设计的宣传旗格外引人注目,营造出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
区别于传统的普法,此次活动的核心环节极具巧思。司法局工作人员提前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与孩子们生活、学习相关的重点法条,例如“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不得在每日22时至次日8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等,精心摘录并书写于一张张彩色纸条上,放入一个红色的“法治知识宝箱”中。参与活动的未成年人在家长的陪伴下,从箱中抽取一张纸条,并大声朗读出上面的法条内容。随后,工作人员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活实例对法条进行简要解读。这一“抽取、诵读、聆听”的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参与感。孩子们神情专注,用稚嫩而清晰的声音念出保护自己的法律武器;家长们则在一旁耐心倾听,不时点头表示认同。这种沉浸式、互动式的普法体验,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可触、可感、可读的具体内容,深深植入孩子们的心田,真正实现了让法律知识“活”起来、“落”下去。
为激励参与热情,巩固学习效果,大名县司法局特别准备了一系列蕴含法治元素的实用小礼品。完成诵读环节的孩子均可获得一份“法治大礼包”:印有“法治护航 健康成长”字样的铅笔、刻有“以法为度 丈量青春”标语的量尺、封面印有“祖国在我心中 法律伴我成长”的笔记本等等。这些礼品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也让法治观念通过孩子们日常物品的使用,实现常态化、生活化的传播,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效果。
为最大限度扩大活动影响力,让无法亲临现场的群众也能感受到法治氛围,大名县司法局充分利用“大名微司法”微信视频号及官方抖音号对此次活动进行全程同步直播。镜头捕捉了孩子们认真诵读的瞬间、家长欣慰的笑容、工作人员耐心讲解的画面以及现场热烈的氛围。线上观众纷纷点赞、留言互动,实现了“一场活动,多方受益,全域覆盖”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