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河北法制报

遗产分割起纠纷 温情调解化干戈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近日,在平山县岗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办公室里,一场因遗产分割引发的家庭矛盾纠纷在调解员的耐心调解下圆满化解。

事情要从郝某的老伴康某去世说起。郝某与康某是重组家庭,结婚时郝某带着儿子刘某,婚后二人又育有一子康某彦。康某离世后,留下3万元现金遗产。这本是老人留下的念想,不成想却成了母子三人矛盾的导火索。

“我是他的第一顺位继承人,这钱理当归我。”调解室里,郝某的声音带着几分苍老与固执。她认为自己与康某相伴多年,这笔遗产是老伴留给她的晚年保障,两个儿子不应争抢。

一旁的康某彦却有不同想法。“父亲的安葬费花了26400元,当时我和刘某一人出了一半。现在分遗产,没理由把我们撇在一边。”作为康某的亲生儿子,他觉得自己在父亲后事上尽了力,理应从遗产中得到补偿。刘某同样满是委屈:“虽说我是继子,但这些年我对父亲尽心尽力,安葬费也出了一半,到头来却连继承权都没有,这实在说不过去。”

面对各执一词的母子三人,调解员杨卫东、韩全国、王青联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先耐心倾听每个人的想法,梳理事情的来龙去脉。随后,他们从法理和情理两个方面入手,向三人详细讲解了民法典中关于遗产继承的相关规定,明确了第一顺位继承人的范围和权利。同时,调解员语重心长地劝说:“一家人相处,亲情才是最宝贵的。老人年纪大了,需要子女的关爱和照顾。兄弟之间更应该互相扶持,而不是为了钱伤了和气。”

在调解员们一次次的沟通和引导下,母子三人的情绪逐渐平复,各自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郝某意识到,两个儿子在老伴生病时和去世后都尽了力,自己不该一味固执;康某彦和刘某也理解了母亲年事已高,需要这笔钱来保障晚年生活。

最终,经过反复协商,三人达成了一致的调解协议:康某留下的3万元现金遗产全部归郝某所有;康某的安葬费26400元由康某彦一人承担,康某彦退回刘某之前支付的13200元;郝某将康某单位发放的丧葬费和抚恤金相关手续交由康某彦全权办理,若丧葬费和抚恤金总额在3万元以下,全部归康某彦所有;若总额超过3万元,超出部分由郝某和康某彦平分。

调解结束时,郝某拉着两个儿子的手,眼里泛起了泪光。这场因遗产分割引发的家庭纠纷,在调解员的温情调解下,终于化干戈为玉帛,使濒临破裂的亲情得以修复。

鲍娜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