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河北法制报

12小时惊心救援

日期:09-09
字号:
版面:第07版:警察·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 戴燕山 田百新

8月22日9时30分左右,一名63岁的外地游客在青龙满族自治县深山的栗树林采山珍时迷路,并与家人走散,失去联系。家人寻他未果,报警求助。

青龙满族自治县公安局平方子派出所接到报警后,立刻派民警协助找寻。

民警通过其家人描述分析,该游客可能在周杖子区域或薛庄区域,便发动两个村熟悉地形的村民进行搜山。村民一呼百应,主动加入搜寻队伍中。

在搜寻两小时无果时,出警民警请求派专业无人机支援,并请消防救援及蓝天、猎豹专业救援队支援救援行动。

这些支援力量双线行动,一方面继续组织人力分组寻找,一方面使用无人机搜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无人机需连续更换电池,然而附近没有电源。村民将家中的插排全都拿出来,首尾相连成一条电源线,为无人机电池充电。

无人机操作员利用热成像、雷达技术以及喊话功能寻找失联人员。因当时天气炎热,温度较高,到处是热点,热成像技术无法发挥高效作用。18时许,一名无人机操作员在屏幕中发现有热源处一支很小的树枝好像在晃动,而该树枝周围的枝叶并没异常,结合热成像,初步锁定伤员位置。

因山高林密,栗树林盛果期,给发现伤者和救援行动增加了难度。救援无人机操作员细致查找,确定具体位置后,救援队伍驱车到数公里外的山另一侧的薛庄村,组织当地熟悉地形群众进行救援。

救援人员借来老乡家的镰刀,一步一割,清除荆棘杂草,割断拦路树枝。

因山势陡峭,救援人员抓着被割断的灌木茬攀爬上行,在此过程中因山陡地滑,无着力点,救援人员频频滑倒,其中一名救援队员不慎跌落溪流,几乎全身湿透,但仍全程参与救援……最终救援人员穿过荆棘,蹚过山间溪流,赶到无人机指引的伤者所处位置。

原来,该游客在山路上滑倒,跌落山涧,其身体受伤无法动弹,与外界失联。

众人见到伤者,心都踏实下来。准备向山下运送时,又迎来新的困难,一是救援人员所用手电在上山时电量几乎耗尽,二是坡度较大,近乎垂直,向下运送伤者存在风险,且割出来的路较窄,无法在担架两边站人,若是再将路割宽,必然会耽误最佳救援时间。

为解决这些问题,山下一方面再次组织人携带光源上山,为下一步接力做准备,一方面操控无人机为山上照明。

夜幕之下,经救援队及两个村20多名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通过无人机指引、空中照明,最终众人接力,用担架将伤员从深山里救出,于当日21时30分许,送至附近医院抢救。

整个救援行动前后持续12小时,大家分工配合,借助科技力量,团结协作,使伤员转危为安。

8月28日,该游客一家来到派出所,为民警送上一面锦旗表达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