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河北法制报

把司法温暖送到群众身边

日期:09-05
字号:
版面:第06版:法苑聚焦       上一篇    下一篇

□ 范聪辉

今年以来,永清县人民法院锚定“打造省域先进法院,实现六个提升”年度工作目标,将“以更实行动践行‘如我在诉’,实现为民司法新提升”作为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方便人民群众诉讼着手,积极推行“两状”示范文本应用、深化矛盾纠纷调解、推动案件繁简分流等一系列便民举措,全面打造有温度、零距离、全方位的诉讼服务新格局。

聋哑当事人的“无障碍”立案体验

“谢谢!”一位聋哑当事人在永清法院立案庭完成立案后,在纸上写下这两个字,并激动地对立案庭干警用手语比画着表示感谢,还用手给工作人员比了一个大大的“赞”。

近日,当事人李某某走进永清法院立案庭。工作人员得知他是一名聋哑人后,立即开启了立案绿色通道,用“纸笔”回答、解释当事人提出的问题,热情提供服务。李某某在立案庭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很快选出了自己纠纷适用的“两状”示范文本。

起诉状示范文本以表格样式罗列要素,诉讼要素齐全。立案庭工作人员清晰明了地指导填写,李某某很快就办理好了立案手续。拿到受理案件通知书,李某某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永清法院为提升“两状”示范文本应用率,在立案窗口及线上平台提供清晰操作指引,由专人负责引导填写。同时,该院联合县司法局,组织全县律师召开座谈会,推动律师积极使用“两状”示范文本。据统计,今年以来,永清法院线下立案起诉状应用率达到100%。

婚约纠纷里法官“解心结”的智慧

“都订婚了,他们又要退婚,还起诉让退钱。不退,坚决不退!”一起婚约财产纠纷的当事人母亲态度强硬地对法官说。

在刚接手这个案件时,经验丰富的法官就意识到这类婚约财产案件比较复杂,经过电话沟通后,更是感受到双方之间气氛紧张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一纸判决非但不能化解矛盾,还可能加深积怨,以后执行环节也是大问题,采用先行调解、实现案结事了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于是,法官采用分头沟通的方式,进行了三次调解。第一次,法官约见被告当事人,详细了解基本情况;第二次,约见原告当事人,了解原告诉求及心理预期,并详细解释了法律法规;第三次,再次约见被告当事人进行释法明理,用通俗的语言引用典型案例,讲解民法典,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对彩礼的认定范围、返还原则等。

最终,双方就彩礼款返还达成一致意见,被告当场履行,并于事后给法官送来锦旗表达谢意,还激动地说:“这个法官真‘不赖’。”

先行调解能以低成本、高效率将矛盾化解在前端。为此,永清法院整合人民调解、总对总调解、律师调解等多方力量,构建起了全方位、多层次调解体系,在调解过程中,综合运用分开沟通、直接对话、共同协商等多种调解技巧,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以真正实现既解“事结”,又解“心结”。

劳务纠纷画上“超预期”圆满句号

一位愁容满面的当事人急匆匆地走进永清法院立案庭。“我要起诉,快两年了,他还拖欠着我5个多月的工资呢!”当事人张某情绪激动地说。

“别着急,您慢慢说。”永清法院立案庭工作人员连忙安抚当事人情绪,并指导张某很快完成立案。

当日,张某的案件被分到调解速裁庭。法官考虑到这类劳务合同纠纷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尽快妥善解决,于是立即联系双方当事人了解基本情况。

原来,2019年至2023年,白某雇用张某从事勘探工作,部分工资一直没有给付。张某多次找到白某索要无果,双方矛盾日益加深,对立情绪明显。法官耐心做被告白某的思想工作,指出拖欠工资的违法性,要求其尽快支付工资。

在法官的不懈调解下,白某态度有所缓和。法官果断抓住这一时机,将双方当事人约到一起,再次耐心细致地释法明理,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协议,白某当场给付工资款,张某提出撤诉申请。

这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从立案到撤诉,仅用了9天时间。张某激动地对法官说:“没想到案件这么快就解决了,我还以为得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呢。”

永清法院调解速裁团队树牢“如我在诉”意识,高效办理案件,实现了简案快审、繁案精审。3个法官团队对法律关系明确、标的较小、争议不大的案件集中审理,年审结案件占全院民事案件25%以上。

一面面写满感谢的锦旗、一个个饱含认可的手语“点赞”、一声声发自肺腑的“没想到这么快”,不仅是群众对永清法院的真情反馈,更是司法为民路上最动人的注脚。永清法院始终把“如我在诉”刻在心里、落在实处,在每一次耐心解答、每一场用心调解、每一次高效办案中,把司法的温度送到群众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