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河北法制报

守护一路平安

日期:09-04
字号:
版面:第03版:人物       上一篇    下一篇

□ 贾晓宁

“打算休息的旅客,先把手机等贵重物收好,不要放在小桌板上……”8月25日19时15分,G662次列车从石家庄站驶出,车窗外的天色逐渐暗下去,石家庄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乘务三大队副大队长张乐带领乘警曹军丞开始了列车安全巡查。

6号车厢内,乘务员的一句日常汇报,引起了张乐的注意:“有位旅客从7号车厢换座到了6号车厢。”

“您好,我们是本次列车乘警,例行核查乘车信息。”张乐语气平和地对这位旅客说。

“看第一反应,问乘车信息,听回答方式”,实际上,张乐正细致地观察着对方的反应。

几句问答间,张乐的怀疑愈发强烈。经上报核查,最终确认该旅客是一名涉嫌诈骗的网上在逃人员。张乐迅速组织乘警等组成抓捕小组,将其成功控制并顺利移交至北京西站派出所。

“张队,换个座而已,您怎么发现不对劲的?”曹军丞问。“6车厢、7车厢旅客都不多,没有什么换座的必要。这种看似平常的异常,咱们多核查一遍,就多一分安全保障。”张乐回答。

“张队特别像那种老警察,心里有谱,手上有数,和他一块工作让人特别安心。”这是同事们对38岁的张乐的评价。同时他不守旧,在传统警务与科技应用之间,找到了一条属于这个时代的乘警之路。

面对新时代铁路公安工作的新要求,警校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毕业的张乐,深知科技强警的重要性。他主动学习前沿工作方法,参与智慧乘务系统的设计,还负责石家庄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智慧乘务系统的统筹维护。他推进支队派班模式智能化升级,使乘警们通过系统终端就能实时掌握值乘交路、时长等信息,及时上报警情;大队管理层也可通过电子乘务报告审批,实时掌握乘警值乘状态和工作表现,为队伍管理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

张乐的经验丰富,还体现在他与群众的沟通方式上,面对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群体,张乐总能想办法打开他们的心扉。

8月24日,张乐添乘G486次列车时,一个紧急报警电话打破了车厢的平静。江西省宜春市的彭女士在电话中焦急万分:“警官,我父亲78岁了,独自买票去北京见‘重要朋友’,我怀疑他遇到电信诈骗了!”

放下电话,张乐立即和同事在列车内排查,最终在7号车厢找到了彭老先生。面对询问,老人坚持称“就是见个朋友,没有钱财交易”,不愿多说。张乐没有就此放弃,他坐在老人身边,从家常话题聊起:“大爷,您这年纪还一个人出门,身体真硬朗。我父亲和您差不多大……”

老人的态度渐渐缓和下来,开始与张乐聊起自己的生活。趁着气氛融洽,张乐顺势切入正题,结合近年来发生的高龄老人遭遇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告诉老人骗子如何利用老年人防范意识较弱、渴望交友等心理实施“冒充亲友求助”之类的诈骗。

交流中,张乐了解到老人并未在北京预订住宿,而列车将于当晚抵达北京站,深夜独行对高龄老人来说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张乐迅速行动,先联系北京站派出所接车,说明情况后,又协调宜春市驻京办事处。经过多方沟通,最终由宜春市驻京办安排工作人员到车站接站,并为老人提供临时住宿。次日,彭女士赶到北京顺利接回父亲,一场可能发生的诈骗案件被成功阻断。

作为乘务三大队副大队长,张乐还分管大队执法办案工作,并始终把“零失误”作为标准。今年以来,他指导同事们处置警情100余起,核查审阅法律文书150余份,每一份文书都逐字逐句把关,确保事实清楚、程序合法。

从青涩警校生到乘警副大队长,张乐始终坚信“干警察是一辈子的事”,把乘警工作做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极致。2023年11月,他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入选公安部铁路公安局乘警系统骨干人才库;2024年3月,他参与编著北京铁路公安局首部《乘警手册》,将多年实战经验融入其中,为乘警工作提供了详实的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