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柳红领
初秋的阳光洒满南宫大地,曾经墙皮脱落、梁木腐朽的冀南军区旧址、冀南行政公署旧址,如今青砖黛瓦尽显庄重,展柜里的革命文物静静诉说着烽火岁月。
1938年,八路军第129师东进纵队挥师进驻,邓小平、徐向前、宋任穷等老一辈革命家进抵南宫,冀南地区抗日根据地在此奠基。
2024年,南宫市人民检察院在开展“红色革命遗址保护”专项公益诉讼监督活动中,检察官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走进冀南军区旧址、冀南行政公署旧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走访中发现,冀南军区旧址、冀南行政公署旧址均存在房屋老化、房顶漏水、外墙脱落、院内环境杂乱等情况。
“这不仅是一栋老房子,更是冀南地区抗日战争的指挥中枢,必须守住这份历史记忆!” 随后,南宫市检察院全面展开调查取证。
固定证据后,南宫市检察院依法向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明确指出文物保护存在的具体问题,要求其履行法定职责,制定修复方案,落实保护措施,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资金、技术等难题。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争取到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60万元,委托具有文物保护工程资质的单位对冀南军区旧址、冀南行政公署旧址进行全面修缮。
施工过程中,检察官定期跟进监督,邀请专家学者对建筑修复工艺、文物保护措施等提出专业意见,确保修缮工程既符合文物保护规范,又最大限度保留历史原貌。
经过3个月的精心修缮,修复腐朽梁架11处,更换破损门窗13扇,修补墙体裂缝46处,旧址恢复了历史原貌。
如今,修缮一新的冀南军区旧址、冀南行政公署旧址,已接待参观群众1.3万人次, 向人们讲述着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