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文金
生活中,总有一些热爱会悄然编织出奇妙的人际网络。就像我痴迷于吊杠运动,在单杠起落间,结识了一位个性十足的老人——老石。他的出现,为我的晨练时光增添了别样色彩。
老石身材中等,红黑的脸膛宛如岁月雕琢的红砖,板寸头发已染上岁月的白霜。六十载风雨压弯了他曾经挺拔的脊背,让他微微佝偻着上身。平日里他寡言少语,走起路来却带着八字步的虎虎生风,每天清晨都像奔赴重要约定般准时现身单杠边。
他总是径直走到杠边树下,利落地扯下湿透的汗衫。这位吊杠高手是从隔壁中老年舞蹈队“转战”而来的。不少“杠友”把跳广场舞当成热身,而我不会跳舞,只能通过跑步开启活力满满的晨练。
脱了汗衫的老石,胸腹间对称排列的腱子肉随着呼吸起伏。他戴上厚实的针织手套,先活动关节:甩胳膊、转腰肢、晃手腕、抡手臂,随后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杠下,开启他的吊杠时光。
只见他双臂上举,微弯膝盖,猛地一蹬地,双手如铁钳般扣住磨掉油漆的单杠。小臂青筋暴起,肩胛带动后背肌肉瞬间绷紧如弓。借着惯性屈膝上摆,膝盖快撞到胸口时,腰腹如弹簧般发力,身体轻盈上提。双臂迅猛内收,手肘擦着耳际折叠,转眼就稳稳撑立在单杠之上,金属杠都因这股爆发力发出低沉震颤。整套动作优雅从容,尽显岁月沉淀后的沉稳与自信。
在“杠友”圈里,老石堪称高手,但他从不炫耀,不像有些人只为拍照打卡发朋友圈。老石总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有序完成规划好的动作。他的健身方式充满智慧。俯卧撑、单杠双立臂、引体向上、卷身上、双杠臂屈伸……每项动作他都量力而行,每组不超过十次,休息调整、气息平稳后才继续下一组。这让我明白:健身不仅需要坚持,更要尊重身体规律。随着年龄增长,学会与岁月和解,每一次突破都应是理性与克制的平衡艺术。
老石是位经验丰富的装修师傅,刮腻子、抹水泥、粘瓷砖、改水电,锯木头、砸砖墙、扛水泥袋,样样精通。面对“杠友”调侃他这么忙碌还坚持晨练,他笑着说:“岁数大了觉少,再说二十多年的习惯改不了,一天不来吊杠浑身不自在。”他告诉我,年轻时他用双手为无数家庭打造了温暖的港湾,而吊杠则是他唯一的慰藉。每天清晨的吊杠时光,是他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他说,装修工作虽然辛苦,但吊杠让他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平衡,这种平衡不仅体现在身体上,更体现在生活中。
老石的晨练雷打不动。有一天,他左手食指缠着厚厚的纱布,外面还套着不锈钢保护壳,格外显眼。原来他锯木板时被反弹的锯子割伤,所幸反应迅速没伤到骨头。可带伤的老石依旧坚持训练,引体向上、卷身上,甚至尝试双立臂。那根受伤的手指在纱布下微微颤抖,每一次抓杠都像是在与疼痛搏斗。但老石的眼神却异常坚定,仿佛那只是他生命中的一道小伤,而吊杠才是他真正的精神支柱。他的动作虽然慢了一些,但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决心。看着他,我仿佛看到了一种生命的韧性,那是岁月无法磨灭的。
老石的坚持让我深受触动。他的每一次努力,都像是在告诉我:生活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无趣,只要心中有热爱,生活就永远不会失去色彩。这种热爱,不仅滋养了他自己的生命,也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我们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和坚守。
我开始更加珍惜每一次晨练的机会,不再只是为了健身,而是为了感受那份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单位:邯郸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