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彦丽 袁军合
近日,行唐县法律援助中心成功帮助一名残疾农民工讨回被拖欠的工资,受到当事人及其亲属的好评。
今年3月,行唐县某村村民王某经人介绍跟随本县村民张某在某村从事自建房装修工作。该工作在4月底完工后,张某以房主没有及时结账为由,以微信方式向王某出具欠条,明确欠工资9000元,并承诺一个月内一次性付清,逾期将支付1000元违约金。还款期限届满后,王某曾多次上门或打电话催要所欠工资,张某却总以各种理由推脱,拒不履行付款义务。无奈之下,王某最终来到行唐县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当即指派有办理此类案件经验的律师承办此案。律师首先尝试以调解方式解决,多次与张某沟通,言明王某系残疾人,相比普通的正常人挣钱更不容易,应予及时给付,并耐心阐明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和违约责任。但张某态度消极,仍以种种理由推诿搪塞。律师调解无果后,代理此案于7月初将张某诉至法院。
鉴于被告张某的经济状况不明,律师及时向法院申请了财产保全,同时,围绕微信欠条的效力和劳务关系的真实性,通过完整的微信聊天记录、寻找共同务工人员提供证言等方式,收集补充了相关证据,进一步夯实了证据链条。
法院经审理,支持了原告王某的全部诉讼请求,依法判决张某支付王某劳动报酬9000元及违约金1000元。
拿到判决书的王某非常激动,近日,专门来到行唐县法律援助中心,对中心工作人员及法援律师的真情帮助表达了衷心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