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鲍娜军)“真是太感谢杨警官了,要是没有他,我们两家这‘疙瘩’真不知要结到什么时候!”近日,石家庄市公安局桥西分局振头派出所振四街社区警务室里笑声朗朗,两名群众先后送来了锦旗。鲜红的旗帜上,“恪尽职守,为民解忧”“人民好警察,为人民服务”的金色字样格外醒目——而这两面锦旗,竟来自同一起邻里纠纷的双方当事人。
事情的起因,要从几周前辖区一场孩童小摩擦说起。当天,两名孩童在活动场上玩耍时发生了不愉快。这本是孩子成长中的寻常小事,双方家长却因爱子心切,在沟通不畅后情绪失控,从言语争执升级为肢体冲突,最终选择报警。
社区民警杨琨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他先安抚双方家长的情绪,细致了解矛盾根源。很快,杨琨敏锐察觉到,这起纠纷的核心并非孩子间的小摩擦,而是家长因“护犊情深”引发的过度反应。若不打开双方心结,矛盾恐将持续发酵。
接下来的几天里,杨琨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多次分别与双方家长促膝长谈。面对家长的抱怨与担忧,杨琨耐心倾听,并从情理与法律双重角度逐步疏导。一方面,他严肃指出,用武力解决孩子间的问题不仅低效,更是违法行为;另一方面,他引导家长换位思考,“咱们都是为了孩子,可大人的过激行为,会给孩子树立怎样的榜样?”杨琨的话,让双方家长陷入沉思。之后,他进一步解释,孩童间的矛盾往往转瞬即逝,大人若持续争执,反而会对孩子的价值观、处事方式产生负面影响。
“孩子们可能明天就和好如初了,我们大人更应该教会他们友好解决矛盾,而不是让冲突升级。”在杨琨的耐心引导下,双方家长逐渐平复情绪,开始反思自身行为。见状,杨琨趁热打铁,组织双方进行面对面调解,营造理性、平和的沟通氛围。经过杨琨的耐心释法明理,双方家长最终敞开了心扉,不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主动向对方道歉,并就孩子的教育问题交换想法、达成谅解。一场剑拔弩张的邻里纠纷,就此圆满化解。
“要不是杨警官这么负责,我们心里的坎儿肯定过不去。”事后,双方家长对杨琨的调解工作感念于心,不约而同定制了锦旗,先后送到警务室。他们坦言,如今心里“敞亮多了”,也更明白邻里和睦、理性处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