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河北法制报

“群众的信任弥足珍贵”

日期:08-26
字号:
版面:第07版:警察·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 王雨淅

“站在路口执勤,看着来往的车流,我时常想起第一次穿上警服的那天……”7月25日,容城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辅警杨峰说道。2020年6月,退伍之后的他毅然加入了公安这个“大家庭”,在街头巷尾执勤的5年多时间里,有风雨,有辛劳,也收获了群众满满的赞誉。

脱下棉服背起身体不适老人

“警察同志,那边有个老太太站不起来了!”去年腊月的一个傍晚,杨峰正在路口执勤,一位大姐找到他。杨峰迅速跑上前,只见一位老人坐在路灯下,一双手努力撑在地面上想站起来,可试了好几次,却怎么也站不起来。

“大姨,您这是怎么了?”杨峰本想蹲下来搀扶老人,但是老人好像冻得失去了知觉。一旁热心的大姐回应说已经往老人家里打了好几通电话,始终没人接。

“大姨,我先背您去警务站暖和暖和,咱们在那儿慢慢等。”杨峰弯下腰,想将老人背起来,可老人腿脚无力,身子直往下坠,试了几次都没成功。“身上的警服棉袄太厚了,这也使不上劲儿”,看着老人冻得发紫的嘴唇,杨峰哪还顾得上冷,脱下外套,身着单衣小心地将老人背上警车。

到达警务站后,他立刻给老人倒了杯热水。老人捧着杯子的手仍在发抖,嘴里不停地念叨“遇上好人了……”半个多小时后,老人的儿子匆匆赶来,紧紧握着杨峰的双手,不停地道谢。事后,杨峰救助老人的事被现场群众发布在微信朋友圈,大家纷纷点赞。

街头紧急护送伤者就医

今年6月底的一个早高峰,杨峰和同事正在津海大街与金台路交叉口执勤,“哐当”一声,引起了二人的注意。他们迅速跑到现场,发现一辆电动自行车倒在路边,车主摔倒在地,满脸是血。

“怎么样?能动吗?”杨峰关切地询问车主。“我的胳膊动不了了……”看到交警来了,车主眼泪“唰”地流了下来。

“别怕,我们这就送您去医院!”杨峰一边让同事疏导现场交通,一边小心搀扶伤者坐上警车送其到医院治疗。经过医生检查,受伤车主除了碰破点皮和软组织挫伤,其他并无大碍。待家属赶到医院后,他便默默返回了执勤岗位。

“警察同志,真是太谢谢你们了!”事后,被救助的车主家属将一面锦旗送到警务站,感谢杨峰和同事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

沿线寻找帮群众找回失物

去年12月的一天,杨峰像往常一样在路口指挥交通,一位大哥突然冲到他面前,抓着他的胳膊说:“警察同志,我的包落出租车上了,里面有身份证、银行卡,还有我签合同的文件,这可怎么办?”求助的乘客已经急得语无伦次了。

“大哥,您别急,慢慢说。您从哪儿上的车?记不记得车牌号?”杨峰赶紧将这位大哥带到路边详细询问情况。大哥只记得上车和下车位置,压根没注意出租车的车牌号。杨峰迅速理清思路,考虑查找方法,并安慰大哥,“您别急,咱们一点一点找。”他和同事调取了乘客上下车沿途路口的公共视频,一辆一辆“过筛子”,半个多小时后,终于找到那辆印着“容城出租”字样的出租车,可惜视频中车牌号正好被大树挡了一半。杨峰联系出租车公司,请同一时间段跑这条线路的司机帮忙留意。

挂了电话,杨峰让大哥在警务站等着,他自己则驾驶巡逻车沿着大哥提到的路线一一寻找。经过三个路口后,杨峰终于在一家超市门口看到了大哥之前乘坐的那辆出租车,并顺利找回了遗失的包和文件。杨峰将失物送回警务站,大哥打开一看,里面的东西一样没少,当场就红了眼眶。第二天,这位大哥还专门送来了一面锦旗表示感谢。

“你天天管这些‘小事’累吗?”每每有人问起,杨峰总会想起队里的兄弟和他们的故事。“队里办公室墙上挂满了群众送的锦旗,这些锦旗不是给某一个人的,是给所有在街头巷尾守护群众、帮助群众的警察。”杨峰说。前几天执勤时,一个小姑娘跑过来,往杨峰手里塞了颗糖,“叔叔,我妈妈说你们太辛苦了。”望着手中的糖块,再看看孩子跑远的背影,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那种滋味比吃了糖还甜。一句句“谢谢”,一张张感激的笑脸,就是对他最好的激励。

杨峰说,只要这身警服还穿在身上,他就会一直坚守在这里,用行动回应群众期待。因为他深知,群众的信任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