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刘彬 陈向松 李景莲)日前,安国市人民法院伍仁桥法庭成功调解一起承揽合同纠纷案,在承办法官耐心细致的沟通劝说下,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意见。
2022年春季,原告从被告处分包了部分外墙保温施工工程,工程款项未即时结清。同年12月,双方核对并签署对账单,明确拖欠工程款6万余元。此后,这笔钱经多次催要却始终未能到账,原告遂将被告诉至法院。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考虑到双方存在合作基础,多次与原、被告沟通,积极引导双方互谅互让、协商解决。沟通中,被告表示自身面临总包方未付款的困境,资金周转困难;原告则称,多次催要无果,每一笔钱都关系到工人的基本生活,通过诉讼途径维权实属无奈之举。
之后,法官进一步调查发现,双方对工程质量及价款并无异议,争议焦点仅在于工程款支付时间。针对这一关键问题,法官从多角度出发对被告释法明理:一方面,告知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涉案工程已验收合格且双方已签署对账单,其拖延支付工程款的行为于法无据;另一方面,引导被告换位思考,向其说明欠付款项中大部分是工人的血汗钱,且长期拖欠不仅可能影响工人的生活,还会影响企业信誉。面对原告,法官则耐心解释被告所面临的资金压力,劝导其适当放宽还款期限。
最终,经过法官多次法理阐释与情理疏导,双方达成了一致调解协议:被告先行支付5万元,剩余款项则在三个月后一次性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