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王玖玲)近日,张家口市万全区人民法院妥善处理一起未成年人抚养费纠纷案件,不仅将矛盾化解,更用温情服务为孩子寻找学校、减免了各种费用,让司法温度直抵人心。当事人专门赠送两面锦旗表示感谢。
2024年,李某与王某在民政局办理离婚登记,协议约定,未成年子女王某甲、王某乙由母亲李某抚养,抚养费由李某自行承担。随着生活成本的增加和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需求日益增多,李某一人之力已难以负担两个孩子的日常开支。为了获得更好的成长保障,王某甲、王某乙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王某支付抚养费直至二人成年。
万全区法院立案庭接受案件后,立即启动“涉未”案件绿色通道,快速完成立案审查、材料流转等工作,将案件信息精准推送。承办法官郭美宏和主管副院长薛保立组成少审团队,对案情进行全面细致了解,耐心倾听李某的诉求和孩子们及王某的心声,发现父母双方虽有矛盾,但对孩子的关爱是共同的。审理过程中,少审团队得知二原告希望通过协商方式与父亲沟通抚养费问题时,充分尊重孩子们的意愿,对他们提出的撤诉申请依法进行审查,最终作出了准予撤诉的裁定。
结案后,承办法官多次联系王某,既以司法者的专业角度释法明理,阐明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是法定的,又以“老大哥”的真诚态度耐心劝导他站在父亲的角度多为孩子的成长考虑。通过承办法官一次次的沟通、一句句的真情话语,王某最终明确表示在自身能力范围内,自愿支付两个孩子抚养费。
后少审团队专门对李某一家进行了走访,向李某强调照顾抚养子女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支出,更重要的是给予孩子精神上的陪伴和心灵上的慰藉,引导她切实履行好监护职责。
当发现王某甲因家庭变故对学业产生抵触情绪时,少审团队耐心进行教育疏导,鼓励他重拾对学习的信心和热情,同时针对他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特长,积极联动教育部门提供政策咨询和资源对接,最终成功帮助他进入某职业中学学习,并减免各种费用。
8月5日,少审团队陪伴王某甲办理了入学手续,与学校领导进行了座谈,希望学校能给予更多的关心爱护。离开学校时,少审团队勉励王某甲珍惜读书机会,努力学习,将来回报社会。
该案从案件审理到后续跟进、从释法明理到温情帮扶,正是万全区法院“深度调解+督促履行”涉未成年人工作机制的生动实践,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司法的温度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