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河北法制报

法官调解 帮劳动者拿到劳务报酬

日期:08-08
字号:
版面:第06版:法苑聚焦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杨志芳 臧丙辰)近日,保定市徐水区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劳务合同纠纷,帮助原告王某追回了被拖欠的劳务报酬,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据悉,张某、刘某、马某三人合伙承包了某小区外网工程后,将部分劳务分包给王某,并签订了《外网项目劳务施工合同》。王某依约进场施工,在工程完工后,该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并完成备案。随后,双方就工程量和价款进行了对账核算。按照合同约定,被告应在工程验收合格后支付工程款,但被告却迟迟未付清款项。多次催讨无果,王某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向法院提起诉讼。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仔细研究案卷,了解案件全貌,认为该案事实较为清楚,具备调解基础。为了高效化解矛盾,减少当事人诉累,同时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法官决定优先采取调解方式化解纠纷。

调解初期,双方矛盾尖锐,各执一词。被告表示,并非故意拖欠,而是因工程回款困难,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暂时无力支付。原告则情绪激动,坚持要求被告立即付清全部款项,否则坚决不同意调解。面对僵局,法官从情理法多个角度耐心做双方的思想工作,一方面向被告阐明拖欠劳务报酬的法律后果,告知其若不履行支付义务,不仅会影响个人信誉,还可能面临强制执行;另一方面,安抚原告情绪,引导其理解被告的实际困难,尝试寻求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为打破调解僵局,法官多次组织双方进行面对面沟通,并适时采用“背对背”调解方式,分别倾听双方诉求,为双方分析利弊。在法官锲而不舍的努力下,经过多轮调解,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一致调解协议,被告当庭给付了案款。至此,这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得以圆满化解,双方当事人对调解结果均表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