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河北法制报

一拃宅基地 让出邻里情

日期:08-07
字号:
版面:第05版:法治河北       上一篇    下一篇

□ 尹丽峰

邱县南辛店乡的左某春家有一栋历经三十多年风雨的老屋。今年夏天,前邻左某亮家开始动工翻建新房时,关于宅基地边界的争议,让两家原本和睦的关系骤然紧张起来。

原来,左某亮坚称左某春的老屋院墙侵占了本应属于他的土地,而左某春则寸步不让,强调自己住了大半辈子的地方,边界历来如此。几寸土地的归属,让两家争得面红耳赤。测量、争吵,两家互不相让,邻里情谊荡然无存,矛盾随时可能升级。

正当双方僵持不下之时,村干部开始频繁出现在两家门口。第一次登门,人民调解员左秀军拿着卷尺试图现场测量,双方情绪激动,各执一词,调解无果而终。

但左秀军没有放弃,而是开始了细致入微的调查。他顶着烈日,多次走访村里熟悉情况的老辈人,耐心倾听他们对两家宅基地历史沿革的回忆。他钻进村委档案室,在堆积如山的故纸堆里反复翻找、比对。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找出了1992年土地台账的原始记录——这份泛黄却字迹清晰的档案,成为破解僵局的关键历史证据。这份档案明确记载了两家宅基地的原始四至范围。

左秀军主持调解,请矛盾双方到场勘验,当众展示了那份珍贵的1992年土地台账原始记录,严格按照档案记载和历史形成的参照物(如老树、旧石基)进行现场拉尺复测。

在清晰的历史证据和专业的测量结果面前,事实得以厘清:左某春的老宅院墙确实存在极其轻微的越界情况,但并非主观恶意侵占。面对确凿证据,左某春表示认可,承认自家院墙越界“一拃”宽。左秀军抓住时机,提出了一个充满人情味和智慧的解决方案:左某春家院墙目前不必拆除,待房屋重建时再留出“一拃”宽的“滴水”(约20厘米)。方案得到双方认可。这个方案既尊重了历史依据,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又充分考虑了邻里关系的长远修复,体现了互谅互让的调解精髓。

当左秀军将调解协议书交到两人手中时,两位曾经怒目相对的邻居,双手终于紧紧握在一起,“争了半天,心累!疙瘩解开了,往后还是好邻居!”